“我想我是‘紅外光’,雖然看不見,但能溫暖年輕人,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最佳的資源和環境。”當被問及用哪一種光形容自己時🧛🏼,光電學院莊松林院士娓娓道來。
就在剛剛閉幕的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中♎️,光電學院共有4支隊伍突出重圍👓,獲得2項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這些團隊的核心學生成員均來自於莊松林院士引領的“院士創新班”🐴☝️。在莊松林院士“紅外光”的影響下,一批批光電學子的“創新種子”競相萌發🪱,將所學、所思、所獲轉化為過硬本領,成長為致力科技創新👰🏽♂️、服務產業前沿、造福民生福祉的“參天大樹”。
莊松林院士在第四屆“創新班”開班儀式上講話
莊松林院士與第三屆創新班成員合影
滲透效應6️⃣:創新能力聚力“練”
“往回看只是平常的一天🏂🏿,卻開啟了我大學生涯裏最刺激有趣的‘大冒險’🔸。”作為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項目“微立方”的負責人,光電學院學生王正傑在本科二年級通過面試進入“院士創新班”。“通過課程學習、企業賦能、學科競賽、科研項目等詳細內容🧑🏼🦰,‘創新’二字早已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層層滲透進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在籌備比賽過程中,我們的項目至少經歷過各領域100位專家的點評,每一次打磨都是對我們能力的淬火鍛造🏇🏿。”
如王正傑所言🫃🏼,這些年有源源不斷的新同學像他一樣開啟科創“大冒險”,這一切都得益於光電學院發動全員力量支持創新拔尖人才培養,重視學生科創思維的培養和科創能力的提高🦵。2020年,光電學院醞釀成立“院士創新班”,所有希望在科研和工程等方面對自己的創新、創業和卓越實踐工程能力進行培養的同學都可以報名,經過專業團隊的選拔和面試,最終進入班級。
為了更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光電學院為“院士班”提供獨立的創新訓練中心,並配備科研創新和工程應用方面最優秀的教師,遵循嚴進嚴出的培養模式。課程以3個模塊為支撐,包括:院士講壇、科技論文閱讀與寫作、工程實踐能力提高(電子設計+程序設計)👩🏽🍳,每一個課程模塊的成績由該模塊授課團隊實施過程化、非標準答案考核,使得課程受眾面廣🍈,成果顯著,師生反映熱烈。
四年來🚋,院士創新班100%的學生都報名參加了各類競賽,其中98%的學生獲獎🧛🏼♂️🏋🏽♀️,而今年又有65名同學通過面試選拔進入院士創新班🐔,他們將在優秀導師、學長學姐的影響下,以這一平臺為起點,追尋科學之光🍙,在學術和科研上砥礪奮進、勇攀高峰✮,發揮光電學子“光”和熱。
王正傑(左一)與團隊成員進行項目攻關
莊松林院士指導“微立方”項目成員
共振效應😀:創新競賽全力“爭”
開學季的晚上12:00,校園早已進入了安靜夢鄉,而一公寓南樓609宿舍裏,四個身影還圍著臺燈光熱烈地討論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項目“吉光芯片”項目負責人石悅言和她的舍友們還在一遍遍“打磨”著各自的演講稿👨🏽🍼,為沖刺國賽做準備🧖🏿♀️。
盡管四位舍友分別加入了三支不同的參賽項目團隊👐🏽,但絲毫不影響她們之間抱團進步👱⬛️。在石悅言眼中🆕🦵🏼,沈田田是“長老”,能幫助團隊“砍掉”不必要的內容;陳雪是“百科全書”,能全面看到問題本質;佳敏是“行動派”😑,能迅速推動項目“落地”關鍵任務🎰。在參賽的路上,四個姑娘跳脫競賽的束縛,互相探討每句演講詞怎麽更好表達意思、每個圖表如何更好展示項目信息、每個符號是否使用恰當,全力爭取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此,石悅言的指導老師苗玉也深有同感。2017年,還在讀研究生一年級的苗玉曾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過第三屆“互聯網+”大賽🫶🏻,獲得了國家級銀獎🤷🏼♀️🔛,實現了學校本賽事國獎歷史突破,而如今的她帶著滿滿的“實戰”經驗成為了學院的創新導師🐿,指導學生開展各類比賽👨🏻🎤🥔。亦師亦友的她,很快就和同學們有了共鳴:“打比賽,最重要的不是最終名次,而是看到同學們不計較個人得失🙋♂️,傾盡所學享受整個科創比賽的過程。”
在一次次師生共同努力拼比賽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實現了創新、實踐的優異訓練🫄🏻,專業主修課程的成績也大幅提高;而教師也實現教學相長、理論與實踐的相統一🤸🏽♀️。2008年開始帶領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的隋國榮老師,16年來他的學生從“80後”變成了“00後”⏮。“每一代學生都有著各自接收知識的方式和特點🌡,每一次指導他們👨🏿✈️,我都把自己作為‘新生’🤦🏼♀️,用學生視角去體會科創過程裏可能出現的難點🏊🏽♂️,和同學們一起鉆研的過程也會給我教學帶來新的啟發和收獲。”
像苗玉、李陽🧑⚖️♏️、王琦一樣,在光電學院還有很多和同學們“同頻共振”的指導教師,他們在肩負理論課程教學的同時🦹🏿♂️,還兼任實踐課程教學。“董祥美🤸🏿♂️、鄭璐璐、溫小紅👰♂️、劉學靜、周春樵、楊贊……在光電領域裏能都搜索到的優秀成果很多都出自這些老師之手,這讓同學們上課時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自豪感,愈發清晰地看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標。”王正傑感言道🙏🏼🦝。
石悅言(左二)與團隊成員開展試驗
“吉光芯片”項目成員向莊松林院士匯報項目進展
溫熱效應🧏🏿:創新氛圍合力“造”
如今師生互動共促的良好創新氛圍🕵🏽♀️,源於光電學院領導班子推動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合力打造出的“溫熱試驗田”。一方面,學院依托優質資源,鼓勵相關學科帶頭人👳🏽♀️、專業教師🧓🏽、班主任擔任創新導師,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給予學有余力的學生專業化的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為了拓寬創新能力培養平臺,學院將行業產業的實際需求引入科創教學和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邀請企業資深技術人員和專家擔任實踐導師,並帶領學生走進企業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最新技術🍐,通過企業賦能,提升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
在“院士創新班”的輻射和影響下,光電學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94篇🈚️;獲得授權專利🧑🏽🚒、軟件著作權124項;獲“互聯網+”國家金獎1項🧘🏽♀️、銀獎4項,挑戰杯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中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等獲國獎百余項……學院本科生科創成果豐碩👆🏻,拔尖人才湧現,學生競賽參與率、獲獎率、就業率持續穩居學校前列。
面對累累碩果,光電學院領導班子還有新的“升級計劃”𓀀,副院長高秀敏談道:“科創大賽早已不單單是一場學生競賽,更是學院育人理念的生動實踐,我們希望以賽促學🩵,再開設一個‘前沿探索班’𓀘,課程內容更加緊扣科技前沿🌆,實驗環境更加開放包容🧗🏼🏪,也更加倡導學生自主探究,為培養更加具有創新精神的新時代🚒、新工科卓越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企業專家到光電學院開展專題講座
師生參觀企業實驗室
供稿🏂🏽:新聞中心、光電學院
文:董真、李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