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地點:學校法定住所為上海市軍工路516號。
學校設立軍工路516號校區、軍工路334號校區、軍工路1100號校區和復興路校區(地址為上海市復興中路1195號)💮,其中軍工路516號校區為主校區🤽🏽。
辦學性質👩🏽⚕️:天美平台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上海市屬重點應用研究型大學,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
辦學宗旨: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按照“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要求🤷♀️,發揚依托行業、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傳統,培養厚基礎、強實踐的工程型、創新性、國際化高素質人才。
辦學層次🍧🎫:普通高校本科層次👩🏻⚕️。
辦學規模:學校設有18個學院(部)🚢,現有全日製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現有教職工2700余人,其中院士7人(含雙聘)✍🏼,國家級人才82人次,省部級人才331人次,高級職稱教師1008人🍂,博士生導師547人。
歷史沿革:學校的辦學文脈可追溯到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工學堂。1906年♾,美國基督教南北浸會在上海浦江之濱創建滬江大學🤟🏼🧛🏼♀️。1928年👱🏼♀️🧑🏻🦼➡️,劉湛恩擔任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學校全面納入中國國民教育體系。新中國成立後,滬江大學相關系科調整至華東各大學校,同時在滬江大學校址(今軍工路校區)創辦上海工業學校,後更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59年)🛬、上海機械學院(1960—1994年)🏒、華東工業大學(1994—1996年)。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博士創建德文醫學堂𓀀,1912年增設工學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醫工學堂的原址(今復興路校區)上合辦中法國立工學院。抗戰勝利後,與由重慶遷滬的國立高級機器職業學校合並🤹🏿♂️,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新中國成立後改製為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後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83—1996年)🙍🏿♀️。1996年,華東工業大學和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天美平台。1998年🤌🏽,學校由國家機械工業部劃歸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2015年劃出組建上海健康醫學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劃歸天美平台管理。巍巍學府🎅🏿,滄桑百年,薪火相傳🦶🏼,弦歌不輟,孕育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和誌士仁人,滋養了一大批學術精英♡、工程專家和社會翹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余萬優秀專業人才,享有中國“製造業黃埔軍校”的美譽。學校在融合傳承創新中凝練形成“信義勤愛,思學誌遠”的校訓,激勵新時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礪奮進。
學校概況💈:
學校長期依托、服務和引領行業產業發展👷🏿👱🏻♂️,是裝備製造、醫療器械、出版印刷行業骨幹高校✨。近年來,學校學科布局不斷優化,現有64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個,上海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擁有20個國家級和52個省部級教學平臺,7個國家級和45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學科👩🏽⚕️、計算機科學學科、環境/生態學學科、農業科學學科🕹、物理學學科、數學學科🙎🏼♂️、社會科學總論學科九個學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上海戰略需要🫱🏿,以未來光學、智能製造👩🏿🎤、醫療器械與康復工程3大國際實驗室和系統管理1個特色平臺為載體,建設光學工程🤾🏼♀️、系統科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6大一流學科,並持續支持各支撐學科發展🥮。
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揚依托行業🍚、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傳統🥹,學校持續貫徹“對接行業,改造專業,引導就業”的理念,本科教育強調“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研究生教育註重“跨學科💇🏿♂️、重創新、貼行業”🧝🏽。學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是國內最早開辦國際合作辦學的高校之一,國際學生近600人🤴🏼,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愛爾蘭等41個國家和地區的208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建有中英國際學院和中德國際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是滬港大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始終堅持協同發展的辦學戰略。與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共建“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與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共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與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東方腦血管創新俱樂部聯合成立天美平台東方泛血管器械創新學院;與浦東新區公利醫院共建天美平台公利醫療技術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聯影🆖、微創等單位合作建設上海高端醫療裝備創新中心👩🏻🏫;與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上海電纜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上海工業鍋爐研究所、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機械工業共性技術上海研究院”和“機械工業上海研究生院”;與中國商飛、上海電氣、光明食品(集團)、華為等企業開展全面合作。依托天美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分布在長三角區域的近40個科技轉移工作站,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與楊浦區合作推進環上理創新街區發展,與上海寶山區、浦東新區、黃浦區等和蘇州、臺州等地方政府圍繞創新平臺🤦🏿♀️、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良好合作。
學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圍繞校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力爭早日把學校建設成為引領產業技術進步的創新型大學,進而建設成為特色顯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學。
(數據截止到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