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春天的網紅晨讀地在哪裏?就在繁花錦簇的小花園裏!”牡丹、郁金香、櫻花、茶花……伴著陣陣花香🐵,由後勤管理處精心打造的小花園裏每天清晨都書聲琅琅。由於深受歡迎,還一度還“沖”上了微博熱搜。
這個角落是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的小小縮影。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學校將學習黨史同觀照現實、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所學所悟轉化為工作動能和發展成效⚰️。全校7項重點任務明確了“任務書”與“時間表”,21個二級黨組織結合“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主題黨日活動和本單位實際🎂,形成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二百余項🫎🪪,正有序開展。
智慧校園建設再升級 優化以生為本“軟環境”
新生可以選擇興趣相投的同學做舍友,線上預約宿區活動室,一鍵“解鎖”交電費🧏🏽♂️、報修、空調租賃等各項功能……學校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宿舍管理系統更新工作,這樣的宿區生活場景或許將很快實現。
在以往,不同校區宿舍分散管理✊、宿舍資源管理無法實時把控,新生分宿舍也更像是“抽盲盒”。怎樣滿足同學們個性化的住宿需求?如何提高宿舍資源利用率?針對這些問題,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推進辦、信息辦聯合後勤管理處、學生處、研究生院、財務處等部門共同推進,召開師生座談會調研情況,光是新系統的功能需求就列了滿滿17頁A4紙。“本次天美平台宿管系統升級以個性化服務和精準化管理為目標,實現各個校區宿舍統一管理,增加智能宿舍分配🚭、床位參數設置、退宿管理、可視化預定🤚🏿、統計分析等功能,並支持面向不同業務處室如學工👨🏼🎨、後勤的業務管理及數據共享服務🫵🏽,提高宿舍資源的利用率。”信息辦裘慧奇老師介紹道🚎🧽。在智慧校園一期建設的基礎上🏊🏻♀️,學校不斷整合治理各領域的信息數據💇,讓數據“說話”🤸🏼♂️,更科學地進行動態化、精細化管理😸。
校園“智慧大腦”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一系列改革舉措🅾️💱、服務項目成為學校堅持“以師生為本”的具體行動。學校開展“校園啄木鳥”行動,結合安全生產月,聯合校外安全專業人員開展校內安全風險查找與評估;發行“校友認同卡”,解決校友返回母校用餐➛、圖書館查閱資料等訴求……各職能部處堅持需求導向,問計💂🏿♀️📏、問需於師生,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
校園改造更新再拓展 築牢人才培養“硬支撐”
在學校的“辦實事”清單裏,除了為師生解難題的真招實招👳🏻,還有智慧物流中心建設🧑🏻🦼、海安路橋下通道建設🌩、圖書館空間改造這些看得見、摸得到的“硬支撐”。
由於上理工校園地跨海安路兩邊,學生們在學校北區和南區之間通行要繞一大圈不說,還增加了“穿馬路”的危險。為此,學校馬不停蹄地修建過街新天橋📄、翻新舊天橋👷🏻♂️,海安路橋下通道建設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建成後,橋下充裕的通行空間設有車行通道和人行道🫐,靠近橋臺側設置景觀人行通道,將大大解決校區地理分割帶來的不便,讓師生往來更加暢通便捷。
海安路橋下通道示意圖
圖書館的空間改造也受到了師生“點贊”,從一樓大廳“思學探知”學習空間改造❕,到二樓的“誌遠弘明”學習空間,再到目前的八樓自修室改造👪,圖書館這間“知識餐廳”用細節和溫度🚵🏿,不斷刷新師生的滿意度:寬敞明亮的自習室🪫🗓、隨處可見的插座、“刷臉”寄包櫃……“有時候在圖書館一呆就是一天,這裏成了我們宿舍的‘駐紮基地’,我們開玩笑說🧝🏽,要從舍友變館友了!”版藝學院的陳伊文同學感嘆。
辦學空間的拓展和辦學條件的改善是人才培養的“硬支撐”,這批讓師生有切實獲得感的民心工程、溫馨工程🧠,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慧物流中心效果圖
為民服務觸角再延伸 落實師生成長“微舉措”
學校不僅關註師生的成長路徑,也註重平凡學習生活中的育人溫度,“為師生辦實事”的觸角還延伸到各二級單位💙,打通服務師生的“最後一公裏”。
管理學院從細節入手,著力為師生解難題辦實事。學院綜合管理辦公室對全院教師開放會議預約系統,預約人可添加學生為會議室的開門人🏝,減輕了會議主持教師的開門負擔🏄🏿♂️,會議室的使用可實現7×24小時全覆蓋。管理學院研究生教務簡化答辯手續👮🏻♂️🤜🏼,答辯前以班級為單位統一領取答辯相關材料👨🏽🦰,之後一次性辦理所有答辯手續,減少學生辦手續次數🪿,答辯環節任何問題直接聯系研究生本人,高效解決問題。
在復興路校區🦚🥏,中英國際學院在教學樓打造了包含展示中心、創客中心與實踐中心的創新領導力中心,這些將被用作學生的創新成果展示廳、路演平臺、研討室、創新工坊和實踐基地。此外,學院用心地將全國各類學科競賽匯編成冊🩸,並通過官網宣傳👿、二維碼掃描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菜單式大賽選擇、一站式參賽服務。
中英國際學院創新領導力中心
醫食學院開展“書記午餐會”與學生面對面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基礎學院開設“流浪驛站”雲服務平臺,為遺失物品的師生暢通尋找平臺;滬江國際學院延長音樂堂琴房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練琴、演奏需求……這些實事看似是小事,卻與師生的滿意指數息息相關👉🏻,與學校事業發展緊緊相連。
校黨委書記吳堅勇談道:“學校抓實黨史學習教育,堅持‘學黨史、幹實事’‘學黨史、解難題’,將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辦實事、開新局的強大力量,奮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供稿👮🏿:新聞中心
文👨🏿✈️👃🏻:李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