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三五”】 開拓“國際範”的事業發展新格局

發布時間:2020-12-25瀏覽次數:851

吸收全球創新要素建設高水平聯合實驗室🧕、18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新增校際合作夥伴50個、完成與境外74所高校的學分互認……五年來👨🏻‍⚕️,學校密織國際合作網絡,在對接國家戰略中與行業協同發力;引入國際標準👩🏽‍🚀、國際團隊,培養一流工程人才🛥;在智能製造領域、“一帶一路”戰略中打造人文交流品牌。學校承繼自創校以來延續至今的國際化教育基因,不斷凝聚改革創新的新動能、開拓事業發展的新格局🚵🏼‍♂️。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構建國際化科研“朋友圈”

上海與莫斯科,空間距離7000余公裏𓀓,學校與莫斯科大學共建的“太赫茲技術創新國際聯合實驗室”,則拉近了兩個城市的“創新距離”。30余篇高水平論文、太赫茲功能性器件技術和強輻射源方面的突破性進展……作為上海市第一批建設的3個國際聯合實驗室之一,短短三年😏,“太赫茲技術創新國際聯合實驗室”交出了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中俄兩校共建實驗室,關鍵詞就是‘優勢互補’和‘引智’,引入國際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提升學校國際科研合作能力和影響力👩🏽‍🍳,從而支撐和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國際聯合實驗室負責人朱亦鳴教授說道。


2018年9月“太赫茲技術創新國際聯合實驗室”揭牌


“十三五”以來,在國際化的成績冊裏,像這樣的精彩答卷還有一長串:與英國考文垂大學成立“USST-CU先進製造與車輛工程聯合研究中心”,在新能源汽車與製造大數據兩個方向開展科研合作☁️;與德國漢堡大學聯合成立“機器智能研究院”,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助力𓀌👩🏿‍🦳;太赫茲精準生物醫學技術創新引智基地項目首次入選2018年度國家外專局“111計劃”🕵️‍♀️。年均通過國家外專局“高端海外專家”項目5個……


泰國詩琳通公主及代表團一行訪問我校


截止2019年12月🚷,學校共與34個國家或地區的175所境外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簽署了各類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十三五”以來,與國際一流高校和頂尖實驗室達成合作,新增校際合作夥伴50個。國際化科研“朋友圈”的不斷擴大,為科技創新註入了更多活力🧖🏽‍♀️🪁,提升了學校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社會發展能級➿。

 

 “十三五”期間新增的部分校際合作夥伴


對接國際行業標準 掛上專業建設“加速檔”

推行工程教育國際化的落腳點🏂🏻🕺🏽,不在於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數量的多少,而在整體工程教育辦學質量的提升。國際認證就像是一把“標尺”🙂,是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重要手段👐🏻。

“上理工將實現現有54個本科專業中,三分之一的專業通過國際認證的目標。”在2015年8月27日《新民晚報》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句話。時間到了2020年🙆🏽,學校通過國際認證的本科專業從彼時的6個增加到18個,踐行了當年許下的“承諾”,走出了一條“以評促建,以國際認證促專業發展”的鮮明專業培養特色。


中外同學在校園裏交流


“十三五”期間,從國際合作專業到純本土專業,學校的國際認證工作穩步推進。2018年,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過程裝備與控製”和“新能源工程”專業獲得了5年有效期ASIIN認證🐚。同年4月🧏🏽,上海-漢堡國際工程學院三個中德合作辦學專業通過再認證👪,獲7年最長認證有效期。2019年10月,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三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完成現場實地考查。

國際認證的探索還拓展到了非工科專業🍄,商科國際認證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2018年5月,管理學院7個專業通過AACSB國際認證😁,認證有效期4年。學校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20所🧙🏽‍♂️、上海第6所通過該國際認證的大學。2019年🥇,理學院啟動“應用化學專業”ASIIN首期認證工作,中英國際學院啟動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國際認證……

五年來,學校積極對接國際廣泛認可的行業標準,以“外部質量標準”促進“內部教學改革”,不斷提升專業辦學水平,推進育人理念的轉變和教育教學改革。


2018年管理學院通過AACSB認證


擦亮國際交流項目品牌 打開人才培養“大世界”

“我們走訪了經濟迅速發展的西哈努克🧙🏼‍♀️,調研了洞裏薩湖的農業🧑🏻‍💼👩🏼‍🔬,還與當地大學和中國投資的企業進行交流🔰,視野和知識面在一個個腳印中不斷‘擴容’。”這是管理學院研究生張達煒在“中國周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景賦教授帶領下👈🏼,前往柬埔寨🤰🏼、泰國🐐、老撾進行實地考察後的真實感受💁🏻‍♀️。

“中國周邊經濟研究中心”是學校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和相關政府機關開展合作,形成科教一體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縮影👱。五年來🕵🏼‍♂️,學校積極拓展學生交流互派、海外短期學習項目,鼓勵學生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實施學生海外實習計劃,打造師生海外學術共同體🦫,助力學科高層次國際合作。從2018年首次推出該項目以來🔴,截止到2019年底,參與項目的團組共44個,出訪位於13個國家和地區的4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參與項目的師生人數200余人。“十三五”末,學生赴海外交流人數增幅52.6%🩴,完成與境外74所高校的學分互認。


我校學子赴英國考文垂大學訪學交流


“十三五”期間👩🏿‍🏭,一系列交流品牌項目也“落地開花”。學校入選首批“教育部智能製造領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合力打造天美平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地方高校人文交流品牌與基地🛍,改善我校國際學生的生源結構、提升國際影響力🧑🏻‍🤝‍🧑🏻、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及人才培養;精心設計學生領導力提升—— “大世界”項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大使 “我的中國夢”暑期項目,完成中日兩國科技部共建項目“櫻花科技計劃”、上海市外辦對外友協項目,代表中國青年參加俄羅斯拉祖尼國際青年夏令營,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愛國情懷,在國際舞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作為校園國際文化社區,滬江國際文化園也在探索教育國際化創新發展的新模式🪓。2019年8月,以滬江國際文化園日本文化交流中心為橋梁,學校在日本東京成立我校首個海外教育文化執行機構——天美平台東京辦公室,致力於加強學校和日本大學之間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園區年均開展的40余項高水平人文交流活動,打造海外合作高校學生中國文化體驗項目,擴大了園區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成為滬上國際文化交流新地標🪬。


參加海外合作高校學生中國文化體驗項目的外國學子


校黨委書記吳堅勇與中央大學總長酒井正三郎交換協議書


供稿:新聞中心🧲、國際交流處

文:李卉雲

天美平台专业提供:天美平台天美天美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5️⃣,天美平台欢迎您。 天美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