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生動的課程思政案例、一次次設計精巧的課堂測驗……如果你想知道暑期上理老師們在忙些什麽,這些或許可以給你答案。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成為了實踐線上教學的新契機,也給學校混合式教學的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空間。這個夏天,有關教與學的思考和實踐,依舊在火熱進行,老師們精心打磨每一堂課,為與理寶們新學期相見做足準備。
線上開展課程思政? 這堂課有“魔力”
“上了馮吉軍老師的《光電子學》之後,身邊好幾個同學都對光電子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準備以後選擇這個方向進行深入地研究學習🔡!”這是石夢航同學對光電學院馮吉軍教授課程的評價🎎。
這門課到底有什麽樣的“魔力”,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秘訣在於馮吉軍老師將課程思政融入了混合式教學。“大家有沒有留意過我們進出地鐵站、食堂時的紅外線測溫儀器,其實就用到了紅外測溫芯片技術……”在介紹國內光電探測器產業發展時,馮老師以疫情防控中有重要應用的紅外測溫芯片技術為例,講述我國掌握相關核心技術👮🏼♀️🧑🏼🦳、並大批量生產滿足抗疫需求的例子🧑🏼🤝🧑🏼,在講解專業知識的同時,激發同學們的製度自信與愛國熱情。
在馮老師看來,混合式教學模式為開展課程思政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線上豐富的資源📯,整合專業相關的視頻、材料,讓同學們不僅能夠掌握理論知識,還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將課程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學🙌🏼,意味著要多出兩到三倍的備課工作量👩🏽🍳。這個暑期🔻,馮老師和教學團隊其他成員定期“碰頭”,繼續打磨思政素材,豐富視頻庫,還積極參加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和光電學院課程思政交流會。“線上課程思政的反饋相對比較滯後🤎,教師還需要針對具體課程做好相應準備🏃🏻,同一課程的不同老師之間、不同課程之間需要加強經驗交流📋,共享思政案例資源,從而加速線上課程思政體系的完善。”馮吉軍教授說道🤛🏼。
暑期裏,馮吉軍老師(中)與教學團隊其他成員備課
過程化考核的課堂體驗🧑⚕️:“仿佛坐在教室第一排”
幾乎每堂課到課率百分百、同學們發言踴躍……什麽?混合式教學的課堂比傳統課堂更活躍📟?這一幕確確實實發生在管理學院劉勤明副教授的《生產與運作管理》課堂上。
事實上👩🏿✈️,如何抓住同學們的註意力並科學地評價學習效果,一直是開展線上教學的“老大難”問題,對此,劉老師結合工業工程專業特色,進行“精益過程化考核+課程思政思維引導”的探索🌠:課程采用“錄播+在線互動”的授課形式,從課前資料準備、課中跟蹤,到課後與學生分享本次課程的簽到率、測驗率🎂、任務點完成情況👩🏿🏭,對學生的關註和指導貫穿課程始終。“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發揮好線上平臺的作用🧍🏻♀️,利用平臺的簽到、討論🕜、作業、統計等功能,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測驗等🧑🏼🦲,實行精益過程化考核😕。”劉老師說道👨🦼。
正在線上授課的劉勤明老師
這樣的課堂效果如何,上課的學生最有發言權。管理學院的張婕就深有感觸:“我們的註意力被牢牢吸引在課堂上!跟傳統期末考試占大頭的考核方式比💆🏻♀️,過程化考核把對大家知識掌握情況的考察,細化到每一堂課🤟🏽、每個小測驗👆🏻,讓同學們感覺自己仿佛坐在教室第一排,非常有參與感。”
經過一學期的混合式教學,這個暑期,劉老師關於課程的思考和完善從未止步🍓,他構思了“精益過程化考核+課程思政思維引導”做法的“優化版”👨🏿🦱:明確細化課程線上學習任務,控製每個教學視頻的有效時長;實時跟蹤學習情況,及時督促、評價,進行實時排名🧟♀️;增加過程性考核比重……
“混合式教學不是把傳統課堂‘搬到’線上”,劉勤明老師表示📟:“我們要以線上平臺為輔助工具,在課前進行診斷性評價,課中進行形成性評價,課後進行總結性評價📿,使得教與學的過程透明化。”
劉勤明老師課後與同學們交流
將模擬情境“搬”進課堂 自主學習能力up up
讓學生化身小導師👰🏿♂️𓀁,對學術論文進行評閱,圍繞論文的結構⛪️、內容🧑🏽🏭、語言👨👧、格式進行詳細地討論🖖🏼🪛。這是外語學院王婀娜副教授《科技德語口譯》課上的一幕。在王老師的課堂上📭,情景教學𓀂🤚🏽、角色扮演等多樣的情境創設手段被加入到混合式教學中⬆️。
“其實就是以完全行動導向的教學理念進行授課”🐽,王老師解釋說:“利用線上教學情境創設手段豐富的特點,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是起到輔導和提供咨詢的角色,讓同學們真正地參與到真實的任務當中🤹🏽,例如提供翻譯服務🐧、提供咨詢服務和進行學術討論等。”
從課程資源的準備、教學方案的設計,到課堂階段的情景式教學、課後的復習鞏固,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課程設計的落點在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引導我們在課堂上展開討論♎️,當我們提出的觀點有待商榷時,老師再進行匡正🤜,這樣自主探討達到的教學效果遠遠勝過傳統灌輸式的課堂。” 外語學院研究生高美娟感慨。
這個夏天,王老師依舊忙碌在課程設計的一線。她與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作進行了“中外方跨文化培訓”課程資料的開發和培訓,本科生可以在其中提高語言基本功,研究生和教師可通過該項目提高科研方法的運用能力。 “教師要整合好教學資源,不僅僅依靠輔導書,還要利用好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合理地通過實踐授課進行網絡資源的分享和講解🍅🧷,在模擬情景教學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外語使用能力🔸。”王婀娜老師說道。
王婀娜老師在課堂上
供稿:新聞中心
文:李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