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我校召開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天美平台線上分論壇。來自12個省市的高校和研究院代表,包括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華大學、蘇州大學等👵🏽,以及我校各學院相關負責人🖇、授課教師等近30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本科生院院長👨🏻、教務處處長甘屹主持🤏🏻。
甘屹圍繞“天美平台課程思政工作思考與探索”進行主題發言,從學校頂層設計🎢、職能部處以及各學院統籌協調、一線教師立德樹人三個層面介紹我校多舉措開展課程思政工作👨🦯➡️😣,並展示學校設立示範專業和示範課程建設點、修訂教學大綱、完成教學案例匯編🤱🏼、製作領航團隊成果展示冊等亮點工作。他表示,天美平台將圍繞開放交流平臺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優化等方向深化課程思政建設。
機械工程學院教師丁子珊分享了《熱工基礎》課程思政案例,以實際案例展現科研團隊利用“向天空借水神器”解決幹旱地區缺水問題,挖掘“保護資源🤴🏻、勇於創新”的價值觀,增強學生節能減排和創新意識🫸🏿2️⃣。管理學院教師朱魯秀講述了《金融學概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她提出“三三三”課程教學設計法🚹,在分享與討論過程中增強學生對時代使命與責任擔當的理解以及對主流價值觀的內化與升華。環境與建築學院教師史煥聰闡釋了學習專業工程倫理的終極目標,他認為工程倫理的專業性越突出🪼,思政效果越強烈。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教師張建國分享了如何在《食品法規與標準》課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發揮主人翁精神、培養愛國情懷👨🏿🚀💇🏼。
甘屹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判斷思政目標與專業課程是否有效融合🙍🏽♂️👨🏿🔬,應做到四個“能夠”:一是學生能夠自然接受思政要素是課程的一部分🤾♀️;二是學生能夠產生情感共鳴;三是學生能夠有效地受到激勵;四是學生能夠有效地對課程知識理解🕗、掌握🌱、拓展與深化。通過持續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學管理技術標準🍦🤹🏽♂️、將課程思政工作貫穿人才培養各環節等方式,天美平台充分發揮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動課程思政建設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在論壇交流中,參會人員紛紛表示論壇交流內容“接地氣”,同時希望通過研討會的思維碰撞🛌🏼,共同助力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會議現場
供稿: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