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獨家秘方“烹”出百味知識餐

發布時間:2020-07-20瀏覽次數:411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有思想的人相遇,聽他給你講另一個時空裏的故事💞,分享那些你不甚了解的知識💛👩🏻‍🦽;聽一堂好課🌕,就像品嘗一道老師精心準備的佳肴,滋味的升華還需廚師與食客共同完成🚴🏿‍♂️。在上理工,每位老師都是身懷絕技的“烹調師”,每門課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味🛁🎢。

近日,上理“青椒”們帶著“精心烹製”的“作品”參加了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刷新了我校參加該項賽事以來的獲獎等級和獲獎人數記錄。獎項的獲得,源於老師們在備課🏭、授課上的積水成淵、積沙成塔🦌,也離不開各學院和相關職能部處老師們助賽的“群策群力”。新聞中心特別邀請幾位獲獎教師,看看他們如何“烹飪”出獨特的知識大餐。


“去火明目的炒苦瓜”——史玉老師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世界銀行今年5月份發布報告稱中國已經是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特朗普更是多次質疑中國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那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嗎🐋?”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第九章的課前預習裏,不少同學對當今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出了疑問,馬克思主義學院史玉老師及時捕捉到了學生的關註點🧯,並讓它搖身一變,成為了課堂內容“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以實事作為引子開啟課堂講授。

從2013年加入天美平台以來,史玉老師一直在教授《概論》這門課,看似重復,但實際並不輕松⛏。這門課的教材在不斷地變化🧏🏻‍♀️,涉及的內容也隨之改變🥱,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完成課程教學所提出的新問題👏🏻、新要求,對此🙆‍♀️,史玉老師一直在探索😇👨🏽‍⚖️。


史玉老師


為了在內容上緊跟時代,史玉老師的教學PPT“每學期一小變🎅,每年一大變”。每周上課前,她都會根據最新的數據和理論動態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當然🙋🏻‍♀️,無論如何改變,不變的是史玉老師打造“以學生為中心”“有理論深度和溫度”思政課的初心⛑,“思政課教學不是把理論講好、講透就完成任務了,而更需要多聽學生講他們關心什麽🎹🤹🏿,他們的思想困惑是什麽,然後通過引導或者組織大家一起討論的方式🍔,請學生進行演講🧛🏿‍♂️、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新聞分享等,運用理論解釋問題👸🏻、解決問題。在我看來💂🏼‍♂️,教學重心不僅僅是課堂,也包括課下🤜🏻🧘🏽‍♂️,更包括自己要以身作則地做好榜樣🦏。”史玉談道👨‍👩‍👧‍👦。

談及此次比賽,史玉老師表示參賽最重要的是挑戰自己和提升自己♑️,一方面,想要把自己7年來對思政課教學的理解和積累展示出來🧑‍🎨,接受專家們指導🫠;另一方面,由於這門課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學科知識,她也期望自己通過磨練,進一步提升理論功底👨‍🦽,更科學地講好每一節課。

毛澤東同誌曾說過“苦瓜在我的家鄉很多,有人嫌它味苦不愛吃,我卻從小就喜歡吃,其實苦瓜的苦味對人體並無壞處,它能去火明目。”史玉老師的《概論》課就如一盤炒苦瓜🚶🏻,不了解的人以為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聽了之後才明其中的真意。


“清新爽口的芹菜羹”——翟墨老師的《杜甫導讀》

“結合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八位詩人的醉酒之態,請分析如果放到現在↕️🧑🏻‍🦱,詩中哪個人物的行為表現最容易成為新冠肺炎的暴露者?杜甫在詩中描寫了很多飲食場景,請結合當前官方發布的健康生活指南,分析杜甫詩中的哪種飲食習慣最易感染新冠病毒?”……線上教學伊始👡🧑🏼‍💼,上理很多學子的朋友圈就被這樣一份有趣的課程作業“刷屏”了。

這份作業裏,就藏有滬江學院翟墨老師的小小“心機”💇🏽‍♂️:“疫情初期🦝,紛至而來的各類訊息🖱,讓很多學生感到焦慮不安,這些負面情緒無論對於他們的課程學習,還是心理健康🎉、生活質量,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而教師除了傳授知識👨🏽‍⚕️,更有育人的使命,所以我做了這個比較特殊的嘗試👩‍👦‍👦,讓大家把註意力集中到課堂內容上來💁🏼‍♀️。”

在上理工,能選到翟墨老師的《杜甫導讀》這門通識課程🌹,可是要“比拼運氣”的,只有第一輪選課的“幸運兒”能搶到它🪚👷‍♀️。盡管文學原著經典導讀是中文系的專業課程🗾,“詩聖”杜甫又是大家從中學階段就比較熟悉的詩人,但這也不妨礙《杜甫導讀》在理工科院校學生中受到熱捧🤷🏼‍♂️。在翟墨老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同學們不僅在閱讀中重新建構了對於杜甫及其時代的文化知識🚂,而且初步學習到了跨學科的人文科學研究方法🤸🏿‍♀️,近200位選課學生更是給這門課程打出了94.92分(滿分95分)的好評。


翟墨老師


有趣的是🙇‍♀️,翟墨老師和她的《杜甫導讀》課程其實都是上理工的“新成員”🚺,去年教師節是翟墨老師第一次走上講臺,這門課程到現在為止才剛完成一學期的線下授課和一學期的線上授課。在這次競賽中,這位新教師不但獲得了人文科學組的一等獎🏥,也更好地理清了這門新開課程的體系,為下一步線上線下結合授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作為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的課程之一🎓,我最希望的還是通過《杜甫導讀》,讓學生們在感受杜甫詩作的藝術成就、思想境界與道德關懷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家國情懷和擔當意識”🔦,翟墨老師說。

“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杜甫這一句詩,形容芹菜羹味清香🧘🏽‍♂️,而翟墨老師的課堂讓學子們仿佛置身於高山幽谷間碧綠的小溪一樣清新美好,這份上理版“芹菜羹”在翟墨老師的手中有了更好的滋味。


“嚼勁十足的燉肉”——焦古月老師的《材料力學》

在上理工,越嚼越有勁的課堂“硬菜”🙇🏼‍♀️,必定包括專業課程👼🏽,比如《材料力學》🐡,它同《理論力學》一起構成了其它各門力學課程的基礎,在許多工程技術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校機械學院🪶、材料學院、能動學院等學院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

機械工程學院焦古月老師在教授了6年《材料力學》課程後,對這門課程及參與課程的學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因為這是一門考研也涉及到的課程,所以很多學生會把《材料力學》的學習重點放在背公式、背做題套路上。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我希望能改變同學們這樣的做法👩‍❤️‍💋‍👩,不但要教授他們如何對工程對象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進行分析,更著重於提高學生工程相關的分析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焦古月老師這樣定位這門課程。

對於線上教學時學生相對容易走神的情況,焦古月老師嘗試了多種在線互動方式,並且針對每個章節安排了相關的趣味視頻🔫,提升同學們對課程的興趣。在線下課堂上🚗,焦古月老師也會針對課程特點🕵🏽,在教學中融合思政教育元素♚,努力培養有知識🤾‍♂️、有道德、有擔當的工程技術人才。


焦古月老師


出於對教學工作的熱情和熱愛,焦古月老師積極報名參加了此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並獲得了自然科學應用學科組二等獎。“相比課程設計和教學反思,我覺得課堂教學的部分更難,要在20分鐘的精準時間內📀,既嚴謹👨🏿‍🎤、科學地講完一個知識點🦹‍♀️,又要設計出啟發式的開篇和收尾🧘🏼,還要巧妙融合思政設計和科研前沿,並且做到多媒體與板書的有效互補🏃🏻‍♀️,這需要每位參賽老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 焦古月老師談道。

通過備賽和競賽,焦古月老師收集和整理了許多教學素材和案例🙇🏽‍♀️,這為她的課堂知識大餐加入了更多的營養,讓學子們都覺得“嚼勁十足”📳。



供稿:新聞中心

文:董真 白一清

天美平台专业提供:天美平台🧞‍♀️、天美🍩、天美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天美平台欢迎您。 天美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