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5月13日下午,市委書記李強到天美平台檢查疫情防控和復學復課工作,對學校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予以了充分肯定🎳,對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科技前沿攻關及學校事業發展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學校黨委在隨即召開的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傳達學習貫徹李強同誌的重要指示精神🧌,並進行全面動員部署👨🏿🔬。
在上海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全市高校復工復學復研工作逐次開展的背景下,在學校沖刺“十三五”、謀劃“十四五”的關鍵階段,上理人該如何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對此,新聞中心開設“抒寫奮進新答卷”欄目💇♀️,在上理人奮進的步伐中,探尋推動學校事業更高水平發展的最優答案🏔。
市委書記李強來校考察,是對今春以來學校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極大激發了全校上下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熱情🦇。各學院🍰🎤、各部門沿著既定的計劃書,圍繞守護健康平安校園、助力學子就業畢業🦽、探索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等重點工作迅速製定出務實的行動方案,以穩求進🙅🏻♂️、以進促穩,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學校事業新發展。
毫不放松 守護健康平安校園
學校始終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通過加強對疫情防控新情況新問題的分析研判🧅、不斷完善防控體系𓀜、層層壓實防控責任、及時優化防控舉措,切實抓實落細學校全鏈條、全過程防控措施。
對於如何做好常態化校門疫情防控工作📼🧞♀️,保衛處統籌協調各學院各部門,做好校內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穩定工作,保障後疫情時期校園安全秩序。此外結合安全生產月🫷🏽🧑🏿💼、畢業季等重要時間節點及工作重點🧚🏿♂️,充分利用技防等智能化手段,強化安全巡邏📗、安全檢查、安全值守🥉、安全宣傳等工作🤵♂️,並落實到崗🎥、落實到人。
除了硬件,軟件也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助力。在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推進辦公室的部署推進下,信息化辦公室開發出“學校公共場所導引系統”,實時監控室內公共場所人流量,科學引導師生分流,增強常態化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在復興路校區,中英學院嚴格執行各項工作預案🎯,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協力配合👨🏻⚖️、輪流值班,做到24小時防控“不掉線”,時刻處於防範警覺狀態。
校園的安全穩定離不開每一位師生的參與,團委積極招募校內疫情防控誌願者,設置返校誌願者、教室管理誌願者、食堂管理誌願者和公共實驗中心誌願者等崗位,為進一步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助力🦹🏼♂️。
此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還湧現出了一批先進事跡和優秀典型,宣傳部積極挖掘新聞線索,講好廣大師生的抗“疫”故事🏢,展示學校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取得的豐碩成果,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多措並舉 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學校以需求為導向推進線上指導和雲招聘,實行分工負責🧗🏼♀️、協同推進🧑🏿🦳、院系聯動、全員參與的工作機製,“一生一策”做好特殊群體學生幫扶等工作,把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六穩”、“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領導帶頭走訪企業🙎♂️🤽🏻♀️,想辦法“送生上門”𓀅,積極構建黨政齊抓共管🤧,導師🔪、輔導員、班主任等共同參與的“全員就業”模式,助推就業“最後一公裏”🧿。
學生工作(部)處深入開展精準就業雲指導,全方位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服務內涵和水平。各學院依托畢業班輔導員🦶🏻,建立動態跟蹤機製🤸🏿♂️,尤其註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疫情重點地區學生的精準幫扶。
為了加強招聘信息對稱性,學生工作(部)處還面向全體學生開放所有線上招聘會,真正滿足畢業生在家可以找工作🤚🏼、找到好工作的迫切需求𓀁。同時通過校內外資源對接,著力加強與楊浦人社、陸家嘴人才金港、智聯招聘等政企部門👩🦼🟠、大型就業平臺的合作🤶🏻,舉辦各類線上招聘會,與重點行業單位、知名企業、校友企業等聯合舉辦空中宣講會。截至目前,各類招聘會參與企業1500余家,提供崗位近7000個,需求人數超過6萬,參與學生達1.5萬人次,投遞簡歷6萬余份👨🏽🎤。
大學科技園也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發動園區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參與第一期科技園企業招聘的就包括上海精智實業股份公司等14家重點企業🙅🏿,累計提供就業崗位超過100個。醫食學院邀請企業到學校召開招聘“小專場”,帶著公章招聘的企業面試現場當即簽約。機械學院輔導員成了“就業經理人”📔,積極開展畢業生推介,精準匹配提升就業成功率
疫情帶來就業難題的同時👳🏿,也給部分專業的招生工作帶來了影響,其中就包括管理學院專業學位項目MBA🉑👷🏼♂️、MPA、MEM、MPAcc(簡稱🤘🏼:4M)🦖。對此,學院多次召開招生工作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落實招生面試工作的規範要求,縷清流程環節👩🦱🧑🏻🦽,不放過可能發生問題的任何細節,最終出色完成2020年管理類聯考專業學位4M招生計劃,創造了近3年我校4M招生總人數之最。
改革創新 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新模式
學校按照李強書記關於積極探索復學後教學新模式的指示要求,編製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技術指南》,利用學校智慧教室等平臺🪙,開啟師生雙向交互模式,實現了“課前可預習、課中可互動、課後可回看”,努力把線上教育的“新鮮感”向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常態”轉變。
教務處以疫情防控期間教學模式改革為契機◽️,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沙龍”系列活動,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條件下教學方法及評價機製、實驗教學探索、課程思政育人模式創新等主題為培訓和研討重點,進一步激發教師從事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期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製、可推廣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和研究成果🍩。
針對本科生教學💾,教務處還專門成立學習保障工作組🧛🏿♂️,按照部門、學院、輔導員三個層面反饋🙎🏽♀️、溝通、解決學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支持學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校,都能較好地投入學習👩🦯,教務處、信息化辦公室利用智慧教室直錄播雲平臺等網絡在線教學平臺,加強技術咨詢和平臺保障工作,建立起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技術保障組。
在認真做好網絡教學、過程化考核🧙🙅🏻♀️、輔導答疑等線上各教學環節的同時,實驗中心不斷完善線下實驗教學的防控預案👐🏿,全力保障2019級學生短學期“金工實習”“機械基礎”等課程的線下實驗教學順利完成🉑。
除了上課和實驗,對於同學們日常學習學校也準備充足,如圖書館圍繞事關學生切身利益的考試自修、借閱🧑🏻🔧、文獻查詢利用等工作,在實施進館人數限流、保障廣大師生健康安全的環境下,讓讀者充分了解和利用圖書館資源。
組稿🏎: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