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賽全面啟動動員會議在圖文信息中心第一會議室召開。黨(校)辦、學工部(處)、研究生院、研工部🙎🏿、國交處、公共實驗中心、團委等相關負責人,各學院(部)分管教學工作副院長、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及部分創新創業指導老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校長張華主持。校長丁曉東出席會議並講話。
首先,張華作動員講話🪻。他回顧了學校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的成績🏇🏼,並對第六屆大賽主題及學校組織情況進行了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主題為“我敢闖,我會創”。
會上🧑🏻🎤,各賽道部門負責人對所屬賽道進行了匯報。教務處、研究生院、團委和黨(校)辦分別對“主賽道初創組🫴🏽、成長組”“主賽道創意組”“紅旅賽道”“萌芽賽道”的賽道簡介🧛🏿♂️、歷屆情況、籌備情況及活動方案等進行了梳理闡釋🍉。創新創業學院簡要介紹了在各二級學院、相關職能部處等與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密切相關的單位設置創新創業聯絡員的工作計劃。
與會人員圍繞知識產權🖖🏿、大賽內涵以及競賽痛點和難點等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張華強調要支持萌芽組,爭取達成中學與大學的協同合作,長遠儲備種子人才與項目。
最後,丁曉東作總結講話,他指出“比賽是綱,非賽是目”𓀅。一方面就大賽論大賽💁🏽。一是要將工作內容落到實處🛌🏼。多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協調要通暢🧑🏿🚒,責任分工要具體,工作要有針對性📏、統籌性、實效性👩🏻🚒。及時發現問題👨🏻,以提高大賽籌備質量與水平。二是要對參賽項目進行專業培訓。邀請專家和評委,對項目成員的表達與總結能力進行專項提升。他強調,“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老師的角色應是“獵頭”“伯樂”🧍🏻,主動出擊,尋找挖掘優秀項目與人才。本屆校內賽口號為“我要賽,我會勝”👰♀️。另一方面就大賽論非賽。要以綜合性大賽為抓手,重視創新型創業。加強創新創業項目課程建設💊,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日常教育。以第二課堂彌補第一課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復合人才需求😙。動員會也是檢驗會,各學院🤹🏼、各職能部門應該做好大賽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工作,做好項目挖掘👱🏽、篩選與推薦工作🚾♉️。
校長丁曉東講話
副校長張華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供稿:教務處、創新創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