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
為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申報指南。
一、征集範圍
專題一🤾🏽♀️、公共安全
方向1、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理處置
研究目標:圍繞本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形成上海及周邊城市群極端天氣事件的智能精準觀測與應對措施;搭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動態監測與尋跡溯源一體化平臺,實現對事件傳播空間分布預測、精準溯源👩🏻🎓;構建上海供排水系統病原微生物檢測技術體系與風險控製平臺🐄,為城市供排水系統應對重大疫情提供技術保障🍦。
研究內容👨🏽🍳:(1)上海及周邊城市群極端天氣事件智能精準觀測與影響🦸🏻♀️、應對研究及應用👨🏻🦰;(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事態的動態監測與尋跡溯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3)城市供排水系統病原微生物特征與風險控製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方向2🧗♂️🤞🏻、城市消防救援風險防控
研究目標☀️:圍繞特大城市消防救援和安全防控需求,以火災調查專業人員實訓為導向,完成火災現場3D重構,構建虛擬現實相結合的專業實訓保障技術系統,形成專業實訓應用指南並示範;構建無人機高效綠色清潔消防滅火液和消防裝備技術體系;開展替代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環境安全型環保阻燃劑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1)火災突發應急事件虛擬仿真實訓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2)天地一體城市無人機智慧綠色消防裝備研製及應用;(3)新型環保發泡阻燃劑研發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3🫸✍🏽、城市風險智慧防控
研究目標🤐:圍繞城市風險防控技術需求💡,形成本市地面沉降智能精準管控技術體系,為提升超大城市的韌性提供保障;建成社區物業管理風險預測及處置管理系統🌧,實現對相關設備風險事件的識別💆🏿♂️;建立上海市社區民防風險與能力評價體系,形成民防工程安全及韌性建設指標和社區民防體系建設標準。
研究內容:(1)城市地面沉降精準監控技術研究與示範👙;(2)基於人工智能的物業風險管理處置及預測關鍵技術與系統;(3)上海社區民防風險治理體系與應用技術研究。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專題二👏、社會精細化治理
方向1💪🏻🔹、超大型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研究目標:面向超大城市健康發展需求,構建引領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搭建規模化的社區運營智能決策平臺,攻克街區健康運維技術,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建材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1)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研究與應用;(2)規模化社區運營智能決策平臺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示範👩🏻🦰;(3)健康街區關鍵核心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4)光熱可控綠色高性能窗體材料研發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2、高效智能建造
研究目標:面向市級重大工程建設需求,突破紅色建築👩、大型文化設施和路橋的智能建造技術🥒,構建自適應智能盾構施工技術體系,形成針對大型建築樓宇群的智能精準管控技術並開展應用。
研究內容:(1)紅色文化紀念館數字化綠色建造技術研究及示範;(2)大型文化場館智能化建造技術研究及示範🔨🏋🏿;(3)路橋智能化快速建造運維技術研究及應用;(4)自適應智能盾構隧道精細化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5)大型建築樓宇群智能化管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3、城市典型區域有機更新
研究目標:面向城市有機更新技術需求,構建中心城區新老建築共生技術體系🐁,開展針對既有排水管道🌚、隧道的智能化修復技術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1)城市核心區一體化更新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既有排水管網智能化養護關鍵技術與裝備研製;(3)既有隧道的高強柔性鋼結構快速拼裝修復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4🧑🧑🧒🧒、城市智慧出行
研究目標👨🏽🦰:面向城市出行需求,構建應對多區域擁堵的交通需求側技術體系,緩解城市道路擁堵;形成多維度交通流智能調控技術體系🚨,保障大型展會交通的高效有序運行;建立韌性地鐵交通需求承載功能模塊🎵,形成交通需求預判下的新一代韌性地鐵智慧建造技術體系。
研究內容:(1)基於自由流的城市路網供需平衡技術研究與示範🤹🏿♂️;(2)大型會展活動交通流智能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3)交通需求預判驅動下的地鐵精準建造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5、綜合交通系統
研究目標👰🏼:面向城市綜合交通發展趨勢🚽,構建海公鐵聯運技術體系🕵🏼♂️,支撐航運中心建設;形成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服役性能監測與維護保障體系,搭建軌交高密度智能調車系統,不斷提升本市軌道交通技術水平。
研究內容:(1)世界級港口一體化智能物流生態系統技術體系研究🦫;(2)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智慧運維保障技術體系研究和示範;(3)軌交多線網高密度車輛智慧調度技術研究及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專題三、生態環境
方向1🕍🧕、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研究目標:圍繞生活垃圾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活垃圾的高效👩🏽🚒🧑🏼✈️、清潔、無害化處理處置,提升生活垃圾能源化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有效改善城鄉生態環境。
研究內容🥩:(1)生活垃圾氣化製氫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大型垃圾填埋場失穩災變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3)新型垃圾清運車輛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4)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塑料替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2、城市生態營造
研究目標:面向“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簡稱“四化”)生態空間建設需求,提升上海市花培育水平👩🏿🎓,技術支撐崇明花博會籌備運營期及後花博💅。
研究內容:(1)白玉蘭新品種培育成套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2)崇明花博會虛實結合的花卉智能植物工廠研究;(3)崇明“後花博”花卉產業發展適用花卉品種研究🧚🏿♀️。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3🐇、大氣環境治理
研究目標:面向上海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和清潔空氣行動技術需求,提升大氣汙染精細化監測與防控水平🚧,攻克空氣汙染物光催化自凈化技術,強化移動源減排,有效改善空氣質量🪂。
研究內容:(1)上海大氣PM2.5和O3精細化監測預報及關鍵前體汙染物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2)超大型城市空氣汙染物光催化自凈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3)內河船舶尾氣一體化治理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4🤽♀️、城市水環境治理與提升
研究目標🤛🏼:圍繞上海市水汙染防治行動👪、地下水汙染防治和汙水處理等工作中的技術需求,提升河湖健康態勢監測與評估水平,改善地下水環境質量,提高排水與汙水處理能力,推動城市水環境提升與供水安全✊🏿🚣🏽♀️。
研究內容:(1)上海河湖健康態勢智能感知體系建設及關鍵技術研究💎;(2)新型高效自然光驅動凈化城市汙染水體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3)上海地下水典型汙染物監測與多項協同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4)合流製大型汙水廠智慧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5、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研究目標:立足長江大保護發展戰略,面向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需求🧖🏿,強化長江口生態監測與預警體系📈;提升灘塗鹽堿地土壤改良技術👭,支撐生態島土壤環境科技實驗基地建設,為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研究內容:(1)長江河口灘塗生態脆弱區監測與安全預警關鍵技術;(2)灘塗鹽堿地土壤改良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專題四、能源科技
方向1、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研究目標:面向火電行業提升發電效率和裝備技術水平需求,自主研製5MW功率等級小型燃氣輪機實驗裝置〽️;構建以空氣為工質的天然氣三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並實現系統效率提升15%以上;掌握650℃及以上超高參數燃煤機組設計製造關鍵技術🐤🥣;開展超超臨界燃煤機組20%額定負荷深度調峰技術的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1)5MW小型燃氣輪機先進試驗裝置研製;(2)綜合分布式燃氣智慧能源循環系統研發及應用;(3)650-700℃超高參數燃煤火力發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究➖🧑💻;(4)深度調峰超超臨界煤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2、新能源開發利用
研究目標: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和相關產業的提升,自主研製超大容量海上風機關鍵零部件🌟🦀;形成百千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水製氫樣機系統並在加氫站示範應用✪;在氫能小鎮建成基於氫燃料電池熱電聯產系統的綜合能源系統示範工程;自主研製加氫站設備,建成可實時監控、預警監管的智慧型加氫站系統。
研究內容🏃🏻:(1)10MW級以上海上風機載荷仿真技術和百米級葉片設計製造關鍵技術研究;(2)百千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水製氫及示範應用;(3)氫能小鎮燃料電池綜合能源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4)智慧加氫站及配套安全盾系統研發。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3、能源終端清潔高效利用
研究目標🧔🏼:面向重點耗能行業和高能耗設施節能減排需求,搭建面向全市的余熱利用共享平臺👩🏿⚖️,形成低溫余熱深度利用技術並實現系統能效提高20%;提出冷能梯級🕌、多用途利用的LNG接收站冷能綜合利用工程化方案;開展面向大型公共建築環境健康需求的高效運營管理系統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1)低溫余熱深度利用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2)LNG冷能高效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3)典型大型公共建築群高效綜合節能及健康運營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4、能源互聯網
研究目標:推動城市能源互聯網建設,完成10MW級柴油發動機電力測功系統的安全並網發電🫱🏼;形成“光充儲用”一體化及多能互補協同優化的全直流智慧建築應用示範🧔🏽♀️;建成覆蓋公共建築3類以上🌔、容量100MW以上的城市公共建築虛擬電廠;提出臨港新片區綜合能源構建體系並在重點區域開展示範🥳。
研究內容:(1)柴油機電力測功系統電力回饋電網關鍵技術研究🧲;(2)基於直流微網技術的智慧建築能源系統應用示範;(3)城市公共建築虛擬電廠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4)臨港新片區綜合能源系統構建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專題五🪶、海洋科技創新
方向1、海洋傳感器與儀器研製
研究目標🐜:研製海洋水質監測傳感器📽,構建海域水質環境智能、快速監測與預警系統🚣🏽♂️,為近海海域水汙染防範和治理提供預警和監測服務;研製6000米海深探測用激光雷達器及多功能聯用成像光譜儀器,建立深海精細探測🦅、取樣和實時評估的技術裝備體系並進行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1)海洋水質智能監測傳感器的研發與示範;(2)6000米深海精細探測技術與裝備研發及應用。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2🌒、海洋工程裝備
研究目標:研製一款具備對突發海難事故進行空中🧑🏿🍳、水下探測以及海空通訊中繼的快速應對的海空兩域智能運行機器人,載荷大於5kg,最大航行水深不低於300米🖕🏿,最大飛行高度超過1000米;研製一套具備水中航行與船體表面爬行能力的智能船體清洗機器人系統🧑🏫,最大工作深度100米🖐🏿,能夠滿足24小時連續不間斷作業;掌握世界領先的新型托管架設計製造核心關鍵技術,完成3000米水深海底管線鋪設系統研製並完成設計製造。
研究內容👮🏻:(1)海空兩域智能運行裝備與關鍵技術;(2)船體清洗智能裝備與關鍵技術;(3)深水海底管線鋪設系統托管架設計製造技術。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3📿、綠色船舶
研究目標:研製3.5KN船用一體化電動缸樣機並通過試驗驗證;依托大型雙燃料散貨船船型開發升級,完成天然氣供應系統、控製系統🧕🏽、仿真測試平臺的研究,形成控製系統和仿真測試平臺的樣機並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1)船用一體化電動缸研製關鍵技術💁;(2)超大型船舶天然氣供應及其控製系統關鍵技術。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方向4👲🏼、極地科考
研究目標:圍繞我國南極戰略發展和重大任務需求,形成適用於南極零下60攝氏度低溫冰雪環境的無人智能化科學觀測站並實現應用;研製南極全地形載人科考實驗艙,形成南極科考人因健康解決方案並示範應用,科技支撐我國極地科考。
研究內容☛:(1)南極無人智能化科學觀測站關鍵技術;(2)南極站區健康支持關鍵技術。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專題六、綠色技術銀行
方向1🧠、綠色技術銀行協同推進網絡建設
子方向1、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協同推進網絡建設研究與示範
研究目標✦:通過研究綠色技術銀行在示範區建設協同推進網絡的可行性,集聚技術創新💇♀️、技術服務及金融支撐等機構,為先進綠色技術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推廣應用提供支持和相關服務🫴🏽,促進示範區綠色發展。
研究內容:圍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綠色發展需求,研究示範區建設協同推進網絡路徑,開展分布式能源集成、智慧能源綜合評估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要求🍒:1、申請應明確清晰合理的綠色技術銀行協同推進網絡的地區、名稱、定位🥞、組織架構、運行機製🤌🏼、項目內容及考核指標。
2🕋、項目申報單位須承諾加入“綠色技術銀行夥伴計劃”,承諾為綠色技術銀行建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引進培養、開放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
3、項目申報單位的合作方須承諾與綠色技術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或備忘錄。
子方向2🦔🦸🏼♀️、國內協同推進網絡建設研究與示範
研究目標👩🦼:以“市場導向🪠,科學布局,多元參與🦹♂️,協同聯動”為原則🤢,通過開展綠色技術銀行國內協同推進網絡建設可行性研究,與當地政府部門、技術服務、金融支撐等各類機構建立協同推進網絡👩🍼,加快先進綠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切實增強綠色技術銀行提供綜合服務的能力,推進綠色發展。
研究內容:面向山東、河南等已有良好合作基礎的省份,研究在當地建設協同推進網絡的組織機製、實施路徑、建設方案🍒,構建集信息共享🖌、技術集成、金融支撐、評價管理等於一體的綠色技術銀行網絡體系🤦🏻♀️,並推動示範項目建設。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要求:1🧑🏽🚀、申請應明確清晰合理的綠色技術銀行協同推進網絡的地區、名稱、定位、組織架構🍍、運行機製、項目內容及考核指標🧀。
2、項目申報單位須承諾加入“綠色技術銀行夥伴計劃”,承諾為綠色技術銀行建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引進培養、開放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
3、項目申報單位的合作方須承諾與綠色技術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或備忘錄。
子方向3👨🏭、國際協同推進網絡建設研究與示範
研究目標💂🏽:圍繞綠色技術銀行國際化建設需求,通過開展國際協同推進網絡建設研究💓🙇🏽♀️,增強綠色技術銀行面向海外提供技術轉移轉化的綜合服務能力,促進國內先進綠色技術“走出去”🩴,擴大綠色技術銀行國際影響力🌴🫄🏿。
研究內容🐲🧛🏼♂️:面向東南亞、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研究綠色技術銀行在海外建設協同推進網絡的模式和實施路徑,構建綠色技術轉移與合作國際網絡🧑🏼🚒,推動以國內先進綠色技術“走出去”為核心的海外示範項目建設,形成促進可持續發展典型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申報主體要求🕟:1、申請應明確清晰合理的綠色技術銀行協同推進網絡的地區、名稱、定位💂🏿🧄、組織架構、運行機製、項目內容及考核指標。
2🏂🏽🎰、項目申報單位須承諾加入“綠色技術銀行夥伴計劃”🦸🏿♀️,承諾為綠色技術銀行建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引進培養、開放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
3、項目申報單位須提交其與外方合作夥伴簽署的有效合作協議或文本的影印件一份👩🏻⚕️,約定的合作內容須與申報項目的研究內容相符。
4🧛♂️、項目申報單位與其外方合作夥伴須具有較好的國際合作基礎,熟悉國際科技合作法規,了解國際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機製,並具備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方向2、高新區零排放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子方向1、高新區零排放現狀調查研究及評價分析
研究目標🤸🏿♂️:面向典型園區,結合本市產業發展特征和園區升級趨勢,通過調查研究園區現狀、零排放評價評估,為推動高新區零排放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研究內容:調研上海市高新區汙染現狀、目標🦹🏼♀️、政策🕑👰🏽♂️、工作基礎和瓶頸問題,研究零排放推進實施路徑,建立零排放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子方向2🤍、化工區廢水近零排放及資源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研究目標:針對化工區生產廢水中鹽含量高、鹽成分復雜,以及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難度大等難題,開展化工區廢水低成本近零排放及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實現高鹽廢水減排50%、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在行業排放標準基礎上再削減50%汙染物排放量的總體目標,形成園區廢水治理新範式🎱。
研究內容:開展化工區高鹽廢水✊🏼、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究,突破生產廢水高效、低耗、近零排放的技術瓶頸🤑,研發綠色處理組合工藝及成套裝備👩🏿🚒,結合“技術+金融”創新模式,開展工程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
1.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2.申請資助經費🏊🏼🍗、申報主體投入研發經費與社會資本投資不低於1:1:1。
子方向3、大型車間非穩態多源氣態汙染物高效捕集與超低排放智能化技術研究和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圍繞大型車間空氣環境質量亟待改善的現狀,針對生產中粉塵和氣體汙染物多點散發👨🏼🎤、移動散發和間歇散發的治理難點🖕🏼,突破車間生產廢氣高效治理與環境綜合控製技術瓶頸🧙🏿♀️,有效改善生產作業環境,提升人員健康和工作舒適度。
研究內容:面向大型車間🏌️,研究多種工況、復雜生產條件下粉塵復合凈化🍎、VOCs高效治理與環境綜合控製成套技術🏃♀️,研發高大空間分層空氣凈化控製工藝和成套裝備,在典型園區開展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
1.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2.申請資助經費、申報主體投入研發經費與社會資本投資不低於1:1:1👩🏽🎤🛢。
子方向4💪🏽、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零排放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針對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及危險廢棄物等成分復雜等問題👳🏻♀️,構建汙染物及廢棄物綜合治理關鍵技術體系🫠,引領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汙染零排放。
研究內容🧑🎓:面向臨港新片區生物製藥產業,開展生產廢水🏊🏽🧎🏻♂️➡️、廢氣及危險廢棄物等典型汙染物或廢棄物源頭削減➡️、過程減排、末端治理的全過程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關鍵設備研發,並開展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
1.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2.申請資助經費、申報主體投入研發經費與社會資本投資不低於1:1:1。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註冊在本市的獨立法人單位👩🏿🔬,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研究內容已經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
3.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倫理準則🫖🙋🏼,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責任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4.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等書面材料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已作為項目責任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責任人申報🧑🏻🚀。
6.項目經費預算編製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三、申報方式
1.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一網通辦--利企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圖片鏈接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賬戶註冊】轉入註冊頁面進行個人申報賬號註冊(註冊時我校的學校代碼為42503614-8)🏊🏽♂️;
【初次填寫】使用申報賬號登錄系統🛒,轉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後🧔🏼,按提示完成“上海科技”用戶賬號綁定😟,再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登錄已註冊申報賬號、密碼後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0年5月25日
四、評審方式
采用通訊評審方式🈺。
五、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將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七👩🏿🌾🧑🏻⚕️、學校要求
1. 按通知要求,請以我校為依托單位的申請人,申請人在線填寫,請於2020年6月8日完成系統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2.我校老師如作為合作方參與其他專題的項目申報🧖🏻♀️,請按照科委和牽頭申報單位的要求按時提交相關材料🚡。
3.申請項目填表時所需的學校基本信息,請登錄科技處網站“文檔下載——省市級項目相關文檔”下載“申報項目單位相關資料”參考。
聯系人:黃華傑、王怡心
聯系電話:55274272
科技發展研究院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