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時間分秒必爭,做科研勤耕不輟,勇追夢無畏攀登……在上理有這樣一群師生,放棄了“五一”假期的休息時間,他們選擇堅守在實驗室,執著於實驗方案是否可行👨🏽🌾👨🏻🦯,反復探索獲得“完美”數據,為精進學業而努力奮鬥著🧑🦽➡️。這個“五一”不“打烊”,上理師生在實驗室開啟了“充電之旅”♊️。
以不變應萬變✈️,不被“論文壓力”牽著走
“邢誌宏研究的是結焦抑製劑🌙,呂建強研究的是不同形貌二氧化鈰顆粒的製備……雖然你們幾位的方向不一致,但是背景原理是不會變的。”在五一假期中,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實驗室依舊洋溢著濃郁的學術氛圍,同學們正圍在裂解爐旁聽著王誌遠老師講授,每位同學的論文內容王老師都熟記於心並逐個進行解析。“盡管疫情影響了部分論文的進度👸🏻,但是就像實驗原理一樣🅿️,我們以不變應萬變,沉得下心,不能為了完成畢業論文而匆匆收尾。”
王誌遠老師向同學們講授論文
終於見到你,發現你在“暗自”努力
“這位研究的是生態混凝土👋🏼,這位研究的是隧道工程,這些學生根本不用催,自己鼓著勁兒在學……”在環境與建築學院223辦公室,陳有亮老師自豪地介紹著自己的“孩子們”。即使是五一公休👨🌾,陳有亮老師也每天準時到崗,因為時不時就會有學生敲響辦公室的門來請教問題🕵🏼♀️。
“終於見到小夥伴了,在家暗自努力了這麽久🚫,以為自己的研究進展很快了🕵🏽♂️,結果發現他們也都沒閑著👱♀️🤶🏼。開學第一次師生見面會不僅讓我驚嘆於其他小夥伴的創新‘腦洞’,自己也在其中碰撞出了更多的研究靈感。”舒健笑著說道🐿。
陳有亮老師為同學們答疑
抓緊寶貴時光,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醫學信息系統實驗室🎆🤽,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尹梓名老師正指導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的同學們完善畢業設計🔋。“盡管之前我們每周都會開視頻會議,但是在家裏網速跟不上還是會受影響的。終於回到學校能跟老師面對面交流🏃,設計中的問題老師能直接指出並現場完善😳,這效率沒得說👩🏻🍳。”羅淳淳說道。
而在尹梓名老師看來,老師們多休一天少休一天不重要,只想讓同學們抓緊在校園裏最後的寶貴時光📁🦹♂️,學到更多的東西,以更高的標準完成畢設任務。
尹梓名老師指導同學們完善畢業設計
師生“集中火力”,實驗節奏“帶起來”
“終於返校了,這讓我更加珍惜學習時間,盡力在趕畢業論文相關的實驗進度”🫂。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相實驗室,大四學生張舒瑤一邊說著,一邊忙著製備樣品。指導教師孫明耐心地告知製樣流程步驟,他表示“我們是帶著學生和時間賽跑”。對於部分理工科學生來說,實驗的進度一定程度上被疫情拖慢了,因此師生們也都“集中火力”加班加點👃,以保證順利完成畢業論文🦸,保證學習效果🐌。
孫明老師指導學生實驗
供稿🥩: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