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打贏戰“疫”沒有局外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美平台黨委統戰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在疫情期間對於統戰工作的總體要求🏄♂️,迅速吹響集結號💂♀️,進入戰時狀態,指導🤵🏿♂️、協調校內各民主黨派和有關群眾團體開展抗“疫”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統戰力量。
同心同向🚶🏻♀️,在愛心援助中堅定必勝信心
自疫情發生以來,民盟天美平台委員會經以我校傑出校友、民盟委員李公樸命名的“李公樸支部”牽線搭橋,向李公樸好友聞一多的家鄉黃岡市民盟委員會捐贈了五箱用於消毒的食品級二氧化氯泡騰片🚶🏻♂️🧀,這些泡騰片正是主委張淑平教授參與研發的🫷🏿。上理民盟還募集資金近13900元,由民盟上海市委基金會捐給疫區。
民盟張淑平主委(左)捐贈的二氧化氯泡騰片(右)
“疫情無情,人有情;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天美平台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紅老師,在歐美同學會的微信群中發出捐款倡議🥸,僅一個上午就有46名老師相繼“接龍”捐款💝。歐美同學會的“愛心接力”不僅體現在籌集善款上,會員們還積極通過海外途徑購置醫療防護用品。2月16日晚7時,在上海浦東機場🩲,我校海外學習的19名師生攜帶28個大箱子給國人帶來“驚喜”,這是師生誌願協助歐洲湖北總商會芬蘭分會帶回的53170個醫用口罩,用以捐給湖北防疫工作一線人員、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其中2400個醫用口罩贈給我校。
我校19名師生協助海外華人帶回53170個醫用口罩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國內疫情爆發初期👨🏽🎤,日本火速援助大量防疫物資,為中國加油鼓勁🫨。現如今國際疫情形勢嚴峻,歐美同學會理事何偉銘老師作為發起人之一,協同中央大學中國留學生支部以及中日專業人士聯盟發起“‘一衣帶水·風雨同舟’10萬口罩送愛心、馳援日本抗疫公益活動”💌,3月16日至17日將口罩寄往北海道、京都💇🏼♀️、大阪等地👧🏽,其中1萬只口罩為我校首個海外辦公室——東京辦公室定向捐贈給日本中央大學🧍🏻♂️。這種“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實際行動👨🍼,為打贏這場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之戰貢獻了中國力量。何偉銘老師也以個人名義為學校捐贈口罩3000只👈🏼、消毒原液等🐦🚇,用於後勤、機械學院師生和國際學生的防疫工作。
何偉銘老師在機場和領事館人員及日本航空負責人交接口罩後的合影(左二)
“智”援抗“疫”,在建言獻策中聚焦熱點
疫情期間怎樣戴口罩👌🏿,使得口罩的“有效利用率”達到最大?最近網絡上的防疫小妙招“天花亂墜”🌟,到底如何辨真偽?我校致公黨黨員羅國芬老師結合公共管理專業知識👨🏻🦼,對疫情防控中亟需面對的問題認真開展調研👩🏿🔧,撰寫《關於大力宣傳精準“戴口罩”時機、減少物資浪費的建議》等社情民意建議4篇,為普通民眾和農村養殖戶👩🎤、養蜂人等群體“支招”👨🏼🎨,其中3篇已被致公黨上海市委采用,供上級部門決策參考。
“疫情的‘一級響應’應與公民誠信相同步!”民盟針對疫情期間有企業售賣假口罩🧓,“緩報、瞞報、漏報”個人信息等社會現象🎚,發出對公民誠信的思考和倡議🐉。唐俏🧍♀️、許良等老師成立議題小組🕵🏼♂️,撰寫《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時,同時啟動社會誠信響應機製的建議》💆🏻;並從“防疫演練”“春運逆流”等角度向民盟上海市委報送議題。
投身一線👙,在點滴服務中築起“防疫墻”
“老黃牛”是同事在形容學校衛生科科長、九三學社社員李長琳醫生時,用到的“高頻詞匯”🏊♂️。從學校打響戰“疫”第一槍開始,她連續值班九天九夜,籌措防疫物資、跟蹤密接人員、處置特情……學校醫務室成了她的第二個家🔚。除了李長琳醫生◼️,統一戰線中在社區基層工作的“老黃牛”也為數不少。
“辛苦了!”“謝謝你!”這幾個簡單的字眼在致公黨黨員孫金華老師看來👨🏻🚒,意味深長。一看到楊浦區委統戰部倡議開展“一起戰‘疫’•共守家園”誌願活動,孫金華老師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穿著橘色馬甲在定海街道愛西居委值守小區的出入口,為來往居民測量體溫👨🏻🦼、檢查出入證,對外來人員進行詢問和登記🧑🏻🏫,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凝聚著基層工作人員的堅守和擔當。“希望今後還有機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孫金華老師說道🤙🏿。
孫金華老師(二排右一)與其他社區誌願者合影
科學防控🦾,在專業優勢中精準施策
張淑平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海藻的研究,在海洋這座蔚藍的寶庫中解讀生命的秘密,而她與團隊在疫情期間的研究成果“隱形手套”🕵🏼♂️,讓海洋生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大顯身手”。“看到一線醫護人員長期戴著防護手套,每天還不間斷地消毒,時間一長甚至可能潰爛🕵🏻,讓人非常心疼♥️🖖🏿。”然而張淑平教授並沒有把這種心疼停留在“感慨”上,她與團隊從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海藻多糖和甲殼素多糖,製成合成“潤膚劑”,將其擦拭於手上,不僅成膜快🧑🏿🔬,起到迅速隔離的作用🏂🏼,還具有吸汗等功效,保護皮膚的同時😄,與外界形成一層“天然屏障”。如今企業正在對“隱形手套”進行評估,進入試生產階段2️⃣。
疫情期間自然也少不了體育鍛煉!盟員徐芬芳老師化身“科普達人”🔗,利用專業知識為大家解答營養健康和體育鍛煉的相關問題,在疫情期間專門錄製《感恩的心》體操視頻,讓老師們通過科學合理的居家鍛煉保持身心健康📌。“希望運動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師們在家也能精神煥發、元氣滿滿。”徐老師說道。民盟還組織專業教師💂🏽♂️,為其他教師提供法律和健康醫學咨詢服務,開展消毒品基礎宣傳等公益活動✦🔨,確保“隔離在居家,健康你我他”。
徐芬芳老師《感恩的心》體操視頻
以藝助力🙅🏿↔️,在深情傳唱中守望春天
“哪裏有什麽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醫護人員不懼生死奮戰在一線,親戚中的醫生作為第一批支援人員上了戰場,這句在網絡上傳開的話徹底戳中了致公黨黨員張宇迪老師的淚點♋️。畢業於德國不來梅藝術大學並獲音樂碩士學位的張宇迪老師將此作為靈感🎡,在被困湖北老家、缺少鋼琴的條件下🤾🏽♂️,在朋友們用樂器試奏的反復修改下♋️,一首意蘊深長🦹、打動人心的抗“疫”歌曲《星光》誕生了,“你告別愛人,背上行囊,你剪去長發🥓,重整行裝,在風雨的夜裏🤵🏽,你們走向遠方……”
《星光》的演唱者是張宇迪老師的好友陳功,一位優秀的音樂製作人😩、創作歌手📝、吉他演奏家🫲🏻,他對這首歌的譜曲也給予了許多修改建議。雖然當時的湖北還未解封,但作為上理工工會文體宣傳部部長的張宇迪老師,積極與在校的工會領導🎸、學校“滬江之聲”合唱團的老師們聯絡👴🏻,在“雲端”參與製作了上理工《星光》MV,目前已在騰訊視頻發布🤜🏼。“創作這首歌曲🧎,大概是我滯留在湖北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希望點點星光可以為前行的人帶來力量🐔,在疫情結束的春天裏,我們一起守候最美的盼望。”張宇迪老師感慨道🚴♂️。
張宇迪老師(右上)與《星光》簡譜(左上)MV(下)
困難當前👀,共克時艱,上理統一戰線的眾誌成城、團結一心在抗“疫”中熠熠生輝。他們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守好統戰抗“疫”陣地🍺,在這場大考面前♟,共同譜曲出一首統戰抗“疫”同心曲,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彰顯著統戰擔當。
供稿: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文: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