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的教室、空曠的操場、安靜的食堂……初春的上理校園顯得異常冷清🦸♂️。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延緩了學子們返校的日程,但是卻不能阻擋師生在“雲端”相見的腳步。
3月2日早上8點🗻,上理工春季學期的上課鈴準時“敲響”®️,全校2318門次本科和189門次研究生課程依托學校第一教學樓新建成的智慧教室、超星泛雅平臺和學習通、雨課堂、慕課以及華為Welink、騰訊會議等平臺,全面開啟線上教學。在這個春天🍛,1200余位“教師主播”陸續上線🧙🏽,邀請身處祖國各地的同學們齊聚“雲端”🙆🏿✌🏻,開啟新學期的知識盛宴🛹👳🏿♀️。
師生齊聚“雲端” 這堂“公開課”新穎有內涵
新冠肺炎到底是什麽?上理人如何加速科研攻關助力戰“疫”?廣大師生怎樣攜手構建良好的網上學習體驗👩🏿🏭?一堂非常時期的“戰‘疫’公開課”正式開講✍🏽。對於網絡另一端的同學們來說👩🏿🦲👱♂️,這既是一場衛生防疫教育🦹🏼♂️,更是一堂融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於一體的思政公開課。
“戰‘疫’公開課”正式開講
課堂上🦼🏕,天美平台附屬市東醫院防疫專家陸瑛根據多年感染管理科從業經歷,以及親歷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為同學們科普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專業知識。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教授、科技處處長張大偉則分享了學校各學科老師在戰“疫”過程中與時間賽跑加速科研攻關的故事,他寄語同學們:“報效祖國需要復合型人才👎🏽,而我校學科門類齊全𓀃,是非常適合苦練跨學科武功的地方🐟。唯有認真學習、增強專業技能,才能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建功立業🍍。” 而對於新學期在線教學,教務處處長朱堅民認為在網絡技術層面將面臨系統崩潰、視頻卡頓等挑戰❓,在教師層面會遇到缺乏經驗、多媒體技術不熟悉等挑戰,對於學生來說將遇到缺乏體驗、缺少約束的挑戰✸,對此他表示,希望師生能攜手直面層層挑戰,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在線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用“正確的方式”打開在線教學新局面😆🌗。
在第一教學樓🤲🏽💃🏼,校長丁曉東與師生們一同在線觀看了戰“疫”公開課,在線查看全校在線教學的實時運行情況。隨後🥹,校長丁曉東與教師代表簡要交流在線教學相關情況。
校長丁曉東與教師交流在線教學情況
“第一次坐在家裏迎接新學期”,這讓外語學院汪思毅同學又興奮又期待,“在公開課上,我聆聽了上理老師們科技戰‘疫’的故事,我們青年學生應該以他們為榜樣,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創新思維為導向,學習各領域的技能🎅🏿,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在家聆聽公開課
“主播”紛紛上線 智慧教室助力在線教學
新學期教學工作“線上”啟航,老師們紛紛化身“主播”,而上理工裝修一新🚅、設備先進、環境友好的第一教學樓智慧教室也在此時亮相👩🏼🦱,助力在線教學。
在第一教學樓105教室進行“線性代數”直播授課的魏連鑫老師就成了第一批“試水主播”🖤。“攝像機跟蹤靈敏,圖像聲音清晰🧑🎤,直播的感覺與正常上課無異,非常期待能和同學們一起在這裏上課。”魏老師評價道👨🏻🦳。而如今⁉️,小有遺憾的是他面對的是空蕩蕩的教室和鏡頭,100多位同學則在屏幕的另一端聽課。對此,在直播中魏連鑫調整了課堂節奏🚵🏿♂️,語速慢一點,難點講細一點,再穿插和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點“花絮”,保證線上教學同樣高效有序🌊😆。
智慧教室新學期“亮相”
教師們體驗智慧教室設備
“怎樣精準地把握同學們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怎樣把同學們的註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上?”這是很多新晉“主播”面臨的共同挑戰🦴。
“老師,怎麽才能讓論文選題更聚焦呢?”“搭建論文框架的要領是什麽?”在外語學院賈曉慶老師的“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線上課堂裏🚎,同學們將自己問題發送成一條條“彈幕”🙆🏻,和老師進行在線討論。“我們開玩笑說自己像主播,其實我們比主播更重視和同學們的互動🧜🏿♂️🔙。” 在賈曉慶老師看來,當好“主播”🧑🧒🧒,需要以學生視角審視課堂內容,並改進線上教學👆🏽。她在備課的時候,往往把自己假想成學生👉🏼,精心設計課堂內容,再根據同學們的知識“吸收度”及時進行調整🧙♀️。
各科教師們變身“主播”紛紛上線
老師們的授課方式在改變,但不變的是一言一行的認真負責。早在幾天前,機械工程學院的陳艷麗老師就來到上理工第一教學樓進行了直播“演習”🔣。“演習”的順利進行🥷🏿,得益於“智慧教室使用技術支持群”幾乎24小時在線的技術指導及答疑解惑。加之陳艷麗老師在超星教學平臺對照使用手冊努力建課🧑🏽💻,短時間內已基本掌握平臺各項教學功能,努力找到課堂效果最優的“組合模式”🪨。學生王慧倩感嘆道:“可以說是多平臺齊上陣💎!我們在學校提供的阿裏雲直播平臺上,觀看陳老師的直播講解和課件,在手機端超星平臺🔌,跟老師進行實時的課堂互動,這讓我們在家也有流暢的聽課體驗🆙!”
或許有的同學還會好奇🤳,平時在操場揮汗如雨的體育課怎麽在線上🛑?體育部老師們自有辦法。袁勇老師通過知識點講解和示範練習開始了他的“旱地冰球”課程,他認為🚶,線上體育課能夠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科學健身方法並從知識層面理解體育精髓,再以“視頻打卡”保證實踐和理論緊密結合🟨。“第一次在線上體育課感覺很新奇,跟平時相比理論性更強了👨🏿🎓,我們在家進行體育鍛煉並上傳視頻,原來線上體育課的氛圍也可以這麽‘燃’🏏!” 管理學院萬天昊同學說道⚀。
同學們在線上課
精心籌備迎接“大考” 只為呈現最優課堂
每一堂課能否在線順利進行,不但考驗著教師們對教育的深入理解👱,也檢驗著上理工智慧校園的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對此,學校各部門精心“備戰”👋🏻,迎接在線教學“大考”🧑🏼✈️。
顯示屏畫面的調整、話筒聲音的流暢度、直播系統對接部署……在正式開啟在線教學前一周💇🏼♀️,學校信息辦工作人員還堅守在第一教學樓💇🏿♂️,為前來“試課”的老師們開展一對一的現場培訓工作🧑🏼,幫助百余位老師適應新設備和新功能。“我們進行了多次在線教學的壓力測試🪩,並在此基礎上做好了一系列相關應急方案🧝🏿♂️,力爭避免出現系統異常、網絡擁塞等情況⛹🏼♂️。”信息辦主任周亦敏說道🧑🏼💼,在2月28日第一次公開培訓直播中,為了解決瞬間大量並發導致系統異常的問題,信息辦技術人員連夜排查改進🤮,重新布置已有設備🧚♂️、優化系統,為在線教學把好“技術關”🧺。
信息辦工作人員為教師做在線教學專題培訓
為老師們在線教學保駕護航
每天人均接聽200個電話,1000多個在線課程溝通微信群🥱,這串“硬核”數字的背後🌺,是教務處老師們化身“超級客服”的工作狀態,在這非常時期💆🏽♀️,他們以不間斷的服務保障“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是直播還是錄播🎎?是來校直播還是在家直播?什麽時候來校✨?智慧教室哪間可以安排上課?”單就這幾個小問題🚴🏻♀️,教務處的董艷麗老師就要與上千名教師反復溝通、確認並迅速統計到授課安排表格中,更別提還有學生網上選課、春季課表延後平移等工作。董艷麗老師說:“哪怕時間再晚,身體再疲憊,一想到電話那頭渴望得到幫助的學生,或者為在線教學焦慮的老師,我們這些‘客服’都會耐心、仔細地回答他們的每一個問題。” 對此👰🏼,校研究生院的林佳老師也感觸頗深,整個寒假她也幾乎全天在崗🧝🏽🧔🏼,專心於研究生教學工作調整、在線教學安排、落實、測試等工作任務,在她看來👮🏽♀️,在這段特殊時期,能在本職工作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應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
教務處、研究生院老師們化身“超級客服”只為師生順利開課
13篇在線教育相關微信推文、20余條微博推送……針對師生關於在線教育的“共性問題”🦹🏼♀️⚧,校宣傳部與學校各院部保持密切聯系⚪️,以最快最科普的方式在學校官微👨🏿🏫、校園網👑、微博等平臺進行“官方答疑”。20余篇“戰疫‘理’的故事’”更是提振師生士氣,彰顯上理人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而為了讓同學們在新學期有個良好的“開始鍵”,宣傳部與教務處的老師們精心策劃,用一周煉就“戰‘疫’公開課”文案及最終視頻,讓同學們跨越地域限製在網絡空間“同上一堂課”。 負責公開課錄製和剪輯的王博老師幾乎是住在了校融媒體演播室,只為畫面更精致、剪輯更有心。“我希望能用手中的影像記錄下上理師生戰‘疫’的身影🧝🏼♀️,講好他們戰‘疫’背後的故事🧑🏿✈️,為疫情防控貢獻宣傳人的一點力量🕚。”王博感言道🐍。
戰“疫”公開課錄製現場
供稿:宣傳部新聞中心
文:董真📚、李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