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校學生健康情況精準摸排✍🏿,助推網上就業工作,及時傳達學校公告通知……2020年的開端註定是艱難的🌶,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校121名輔導員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他們不平凡的決心和毅力踐行著學工人的初心和使命🧜🏿♀️。每一個學生都能平安歸來,成為了他們2020年最大的心願。
“一個電話有一個電話的收獲,一天有一天的歡喜”
“李老師🤌🏿,我最近有點事情需要您幫助👩🏻⚕️♤,聽得到嗎?……”“稍等🤲🏼,我這裏信號不好,一會我到山上再回復你……”
能動學院研究生輔導員李祥永副教授,是一位工作了19年的老輔導員,老家在沂蒙山區,大山深處信號微弱,為了精準摸排所帶500多名研究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他每天都要跑十幾分鐘,爬上一座500米的小山山頂,在零下攝氏十度的寒風中工作四、五個小時。所帶學生中有近100名來自湖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重點地區的學生,他每天一一和學生進行電話和網絡聯系,叮囑同學註意安全,安撫學生緊張情緒。有的同學因地方交通管製回不了家👰🏽,借住在親戚家,產生焦躁情緒,李老師每天跟他電話聯系🐷,幫他疏導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有的畢業班同學因擔心學業問題而焦慮,李老師一方面積極進行心理疏導,一方面聯系導師共同幫助同學在家做好學習和求職等各方面安排。一位江西的同學感冒發熱,當地疫情形勢嚴峻👩🏽💻,該生產生恐慌、焦慮情緒🐨,李老師立即電話跟進,一方面進行心理安慰🫣,指導學生做好安全防範,另一方面請親屬在做好防範基礎上及時就醫🤙🏿🕺🏿,排除隱患🚱。
“雖然每次打電話都是一次對身體素質3️⃣、爬山技巧和保暖裝備的考驗,但是一個電話有一個電話的收獲,一天有一天的歡喜,每次核實完所有人健康,處理完個別同學的棘手問題,我們做再多都是值得的!”李祥永說道。
“不能因為疫情而亂了陣腳✖️📫,我們的就業步伐穩穩前進。”
疫情的發生讓2020的就業寒冬雪上加霜🏌🏿♀️🙇。為了盡量避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前程受到疫情的影響🙋🏽♀️,機械學院輔導員們主動出擊𓀆,開啟抗疫期間學生就業“保衛戰”。
“同學,我們語音一下,你的簡歷有些問題需要完善。”“你想去的那家企業我已了解招聘情況,方便的話我們電話裏溝通一下,我幫你分析一下💃🏿。”……作為“學生就業經理人”的周蓉在這個特殊時期又“閑不住”了,她啟動了“黃金三小時😹,就業一點通”在線問診計劃♑️,每天13:00-16:00通過QQ🛥、微信和電話方式在線語音視頻為同學們做一對一就業咨詢指導♛🧑🏼🎓。平均每天指導7-8個學生👨🔧👉🏽,每天聯系一家用人單位“打探情況”🤜🏽,這是最近周蓉一直在忙活的事,她主動聯系用人單位了解當前雇主企業的招聘計劃、詢問招聘需求、尋找合作模式🧑🏼⚖️,並通過個體化的“企業-學生雙向”推薦,為畢業生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和他們攜手共度就業難關。
“疫情下的就業路更需要輔導員老師的時刻陪伴,為學生保駕護航。”周蓉堅信🧄😘:“不能因為疫情而亂了陣腳,我們的就業步伐穩穩前進🦂,堅持下去🔣,美好的前程就會在眼前☝🏻。”
“花式‘雲課堂’,以藝術的感性形式緩解同學們的緊張情緒。”
“我躺在沙灘上🧗♀️,海水漫上來🧑🎨,漫過身體,暖暖的,一點也不涼;嘩的一聲,海水退去🚼,帶走了我們身上所有的煩惱和憂愁,我感覺👩🏻🦽,一切都放空了,就這麽躺著🙎🏻♂️,什麽也不想……”伴隨著輔導員陳德林低沉卻富有磁性的聲音🤹,同學們在自家的床上🦴、沙發上、瑜伽墊上平躺下來讓自己的身體逐漸放松,開始了一堂線上心理放松訓練課程。在陳德林看來✊🏼,“學生在哪裏😂,輔導員的工作就在哪裏。如今,只能通過網絡聯絡學生,那麽我們就得把工作搬上網。”
原來👨🏻✈️,為了做好防疫阻擊戰中學生心理疏導等工作,版藝學院“初心學堂”的輔導員團隊設計了“居家形體小課堂”“民樂的情感表達”“心理放松訓練”等花式“雲課堂”。在防疫期間,比起“你覺得有壓力嗎?”“你在家情況怎麽樣”等“詢問式關心”,輔導員們覺得以藝術的感性形式能更好地緩解同學們的緊張情緒。
其實,上面所講述的這些只是輔導員在抗疫戰場上的一個個縮影,這背後還有更多默默付出的身影,她們用24小時無微不至的守護,傳遞著學校對學子們的關心和愛護,讓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不但有力度🆖,而且更有上理人的溫度。
供稿💩:黨委宣傳部
文: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