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我校在大禮堂召開2019年科技大會。全體校領導🧑🧚♀️、莊松林院士、顧敏院士出席,全體中層及以上幹部、各學院科研骨幹教師近40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副校長劉平主持。
副校長劉平作題為《對標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著力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工作報告🤦🏼。報告從內涵建設、成果轉化⛹🏼♀️、合作交流、學科交叉🏊🏿♀️、軍民融合👊🏻、科研育人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我校在2016年至2019年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分析總結了目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瓶頸,明確了下一步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務與舉措🧏🏼♂️。
會議表彰了2016年至2018年為學校科學技術與協同創新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獲得“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楊俊和、魏國亮、張曉東🤦♀️、朱亦鳴、喻洪流、余慧傑、洪瑞金獲得“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學典作為突出貢獻集體代表📤、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教授喻洪流作為個人代表,分別作了經驗分享🏄🏿♂️。
校長丁曉東對我校近年來取得的科研成就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學校科技工作要緊抓戰略機遇,圍繞國家重大需求,聚焦人才培養工作🐜,抓好科研育人根本工作,深入推進科教融合👨🏻🌾🏋🏽♀️,提升我校整體科學研究水平。丁校長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毫不動搖堅持內涵建設,凝練並發揮學科特色優勢🧙🏻♀️,通過實施“3151”路徑,推動“五大一流”學科和高原學科發展;二是要繼續堅持創新驅動🧗🏼🖱,對標上海科改“25條”新政,積極營造創新氛圍,有效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是要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學科交叉👱🏽,推進創新力量和實際需求的深度融合,激發教師創新活力🐦🚵🏽,產出一大批顛覆性原創成果;四是要繼續堅持軍民融合,不斷加強國防軍工資質體系建設,提升軍工特色學科發展水平,打響我校軍民融合優質品牌🫴🏽。丁校長指出,2020年是尤其重要的一年,不僅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十四五”謀劃之年,我校要圍繞國家和上海發展需求,圍繞建設特色顯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學的願景👨🏽🏭🔊,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努力拼搏📲,做好2020年科技工作。
校黨委書記吳堅勇作總結講話。他就高起點謀劃和推動學校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把握大勢⚇,凝聚共識,提高戰略定位,做好頂層設計,加強部門協同,提高管理水平;二是狠抓落實、善作善成,全面提升學校科研服務能級;三是完善機製,激發活力😌👩🏼💼,加強人才育引工作⏯,完善激勵機製🍕,充分調動創新積極性👨🏽🚒,努力開創學校科創人才工作新局面。他希望全校師生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的指示精神,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抓住長三角一體化🍧、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歷史機遇🧙🏽♂️,努力實現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從無到有的跨越🫃🏽,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貢獻上理智慧和力量。
校黨委書記吳堅勇作總結講話
校長丁曉東講話
副校長劉平作工作報告
副校長吳忠介紹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
為獲獎集體和個人頒獎
張學典教授作為突出貢獻集體代表發言
喻洪流教授作為突出貢獻個人代表發言
大會現場
供稿🩻: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