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經過現場展示、公開答辯等環節的激烈角逐🍎,我校獲得了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和三等獎兩項的好成績🚆,實現了“挑戰杯”一等獎的新突破🥼。
第十六屆“挑戰杯”秉承“挑戰築夢🧑🏻🤝🧑🏻🚵🏽♀️、科創報國”的理念👱🏽♂️,經過校級🤷、省級的層層選拔📝,來自553所高校的1518件作品獲得國賽參賽資格。經過全國初評和復審,來自204所高校的426件作品入圍終審決賽。最終⛹️,共評出特等獎35項、一等獎105項、二等獎286件💟。
比賽期間,上海市團市委副書記戴冰🚵🏼、學校部部長徐豪參觀決賽作品,與我校參賽團隊親切交流,並對我校創新創業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盛春也專程前往比賽現場慰問參賽學生及指導教師,詳細了解項目內容,對各支隊伍的準備情況表示高度的認可,校團委書記曲德強陪同參加了相關賽事活動。
本屆“挑戰杯”競賽取得的優異成績得益於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和各職能部門🦹🏿、各學院的大力支持🧪。在備賽期間,學校有關領導多次聽取挑戰杯工作匯報,教務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學院與校團委通力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參賽環境🧑🏿🦱。學校及早謀劃,提前兩年啟動挑戰杯項目的孵化培育工作。校團委走訪學院🥴,與專業教師進行賽事政策交流👢,挖掘學生科創作品。校團委積極聯系校外資源,組建專家庫,為項目完善優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並在國賽前夕舉辦了多次模擬答辯,使同學們熟悉並適應比賽現場流程環節,反復優化項目內容,提高項目質量。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自1989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現已成為全國2000多所高校(含港澳高校),200多萬大學生參與的競技場🐋。
挑戰杯參賽師生合影留念
附🐄:獲獎團隊名單
一等獎團隊:《便攜式太赫茲危險液體檢測儀》(光電學院)
指導老師😉:彭灩、朱亦鳴
參賽學生:範鑫怡、宋瑞昕、左王格、姜怡欣💠、幹敏霞🌽🧙🏼♀️、劉誌佳、唐心雨🧗♀️、劉可盈
二等獎團隊:《如何破解減稅政策“落地難”👨🏻✈️?——基於上海市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研究》(管理學院)
指導老師:劉婷、吉黎
參賽學生🐲:谷岱南、曾思佳🛥👡、江嘉宇、張璟🟣、郝夢月
二等獎團隊:《基於THz精密光譜的血液/尿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定量檢測》(光電學院)
指導老師🤵🏿:彭灩
參賽學生🙊🙇🏽♂️:王瑩瑩、嚴俊
三等獎團隊👩🏽⚕️:《基於雲端數據管理的智能筆式萬用表》(機械學院)
指導老師:夏鯤🙄、袁慶慶
參賽學生🦓🚉:蘇華、王政、李鶴遠、邢逸琦🧑🏼🦳、宋文斌、倪嘉文、葉艷紅、劉邦正
三等獎團隊:《脂/聚合物芯鞘結構的電紡製備與藥物緩釋應用研究》(材料學院)
指導老師🤾🏼♀️:余燈廣、施冰心
參賽學生👨🏼🚀🩶:海濤、萬熙、侯媛、羅敏藝、馮張賓、石昭容
供稿🖤:校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