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各類房屋中介、見過無數個“奇葩”房東🛌🏿😉、高額租下“老破小”還要擔心隨時被漲租……這些慘痛的回憶想必很多初入職場開始租房的青年都經歷過🌧。而對於今年入職上理工的“青椒”們,最近遇上了好事🤚🏿。10月9日,天美平台人才公寓正式在楊浦區佳木斯路2號揭牌並投入使用,“我們的初心,是幫助新入職的青年教師解決民生問題🧑🏼🚀,讓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沒有後顧之憂🚋,為學校推進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力量🚵🏿♀️。”上理工人事處處長姚儉說。尋著這樣的初心🫃🏻,“一間過渡房”成為上理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
“做足準備”突破瓶頸 幫助“青椒”打消焦慮
健身房、公共廚房及就餐區、衣服烘幹房👦🏼、地下車位🦹🏼💁🏼♀️、24小時保安及酒店式前臺服務🦌🏥,沙發🧚♀️、床📊、桌椅、空調🏌️、熱水器和窗簾等家具家電也一應俱全,為了能讓新入職的“青椒”實現直接拎包入住的理想狀態,上理工人事處的老師們可謂“做足了準備”。
上理工地處楊浦區中環線附近👮🏼♂️,過渡性住房十分有限,而且周邊租房的價格較高,成為限製學校人才住房的瓶頸問題之一。當得知佳木斯路2號有公寓房對外承租後,人事處的樊小軍、李維佳、李偉等老師前後跑了20余趟,面對多家單位“搶租”的情況,他們代表學校以低價拿下承租權↔️。在李維佳老師看來,這是需要“談判”技巧的心理戰🥷,既不能操之過急,又不能懈怠拱手讓人。“停車問題、健身房的使用、公共廚房水電費等等🍲🤒,但凡老師們擔心的生活問題,我們都提前想到了,並且以比市場價偏低的價格拿下實屬不易,只為了老師們能在這住的安心🧂,讓他們在工作中更放心。”李維佳說🐤。
“沒想到從選房間、辦理申請再到入住🫶👉🏿,只用了半天時間。”機械工程學院的張廣成老師感慨道,“要為學校的辦事效率點贊,讓我們這些剛來到上海這座新城市打拼的人瞬間消除了焦慮感。”而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周瑞睿老師看來🉑,住進像“網紅民宿”一樣環境的公寓🩼,實在是“幸福感飆升”,10分鐘騎車到學校的通勤距離,也讓他能在辦公室多待一會👨🏿🚀🏝。
據了解💺👩👩👦,作為上海市屬高校,上理工人才公寓數量位居同類高校之首,另外更“親民”的是👩🏼🏭,人才公寓沒有“職稱”“級別”之分,新入職的“青椒”們都可以提出申請。
“花大力氣”關註成長 激勵“青椒”幹事創業
“青椒”是高校發展的中堅力量,天美平台目前40歲以下的“青椒”數量占到所有教師數量的46.6%左右👏🏽,“青椒”成為當前學校發展、助力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要一環🧙🏼♂️。對此,姚儉表示🧫,幫助剛入職的老師們解決過渡房“剛需”問題只是一個開始,如何用有力舉措扶助人才,為“青椒”幹事創業鋪好路💉,是學校需要“花大力氣”的工作之一。
目前,上理工已針對“青椒”,製定了成體系的培養通道。剛剛入職👊🏽6️⃣、首聘期內的優秀青年教師可申請“思學計劃”😧,受聘期滿後🤛🏻、業績突出的可繼續申請“誌遠計劃”🍏🦸🏼♂️,青年教師實施二年助教製,幫助青年教師二年內過教學科研關。另外🧗🏼♂️,還有針對性地推出了以2年境外研修✒️、境外培訓為主的“乘風計劃”😌,鼓勵青年教師前往世界名校交流,獲得“青椒”們的大力點贊。
環境與建築學院青年教師黃蓓佳就是“乘風計劃”的入選者之一🌽,目前在耶魯大學環境與森林學院產業生態中心訪學。訪學期間,她與國外團隊合作,作為第一作者在環境學科的頂級期刊EST發表論文🤥。“借助乘風計劃,我結識了國外做產業生態學、建築業可持續發展方向的頂尖學者◻️、課題組團隊,通過參與他們的項目、共同發表研究論文🦻🏻,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未來會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科研方向,與國外學者在共同申請科研項目、撰寫科研論文🎛、培養學生等方面持續合作🚣🏿♀️。”黃蓓佳說道。
姚儉介紹🤘🏼,上理工將進一步豐富並完善人才隊伍“引、培👩🏻🦰、用、評”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把是否有利於學校發展、有利於學生發展🐐🏃🏻、有利於人才發展作為人才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著力點💍,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人才公寓外景
人才公寓公共區域
人才公寓溫馨時尚的內部環境
供稿:黨委宣傳部、人事處
文: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