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鮮活的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等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把思政課與中華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結合起來,挖掘思政課融入社會大課堂新思路,8月4日至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彭宗祥、副院長胡緒明帶領天美平台 “新青年”黨建服務隊,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開展以“學習宣講新思想🧍🏻,砥礪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社會實踐,走進田間地頭,使“高大上”的理論知識在大別山革命老區“落地生根”。
在田間地頭汲取奮鬥精神
從大地裏刨出來的理論才是管用接地氣的理論,才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在為期三天的學習實踐中🤷🏿♀️,馬院師生一行走訪了3個鎮(鄉)✊🏼、6個村,實地了解基層在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開展情況,調研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發揮情況。通過走訪和調研,師生們真切感受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得到了充分落實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看到了基層幹部無私奉獻👩🏼💼、開拓進取、一心為民的精神風貌,體會到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
在革命老區堅定理論自信
短短三天,胡緒明與“新青年”黨建服務隊隊員緊扣鄉村振興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把“文件話”變成了“大白話”,使“大道理”有活力👩🏿💼、聽得懂,為金安區鎮為基層幹部、黨員群眾代表帶來了七堂獨特的思政課👨🏽🏭,將思政小課堂融入了社會大課堂。“鄉愁是地方發展狀況的‘晴雨表’,是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的‘溫度計’”。服務隊隊員向定恩以鄉愁缺失為切入點,在深刻揭示鄉愁背後隱藏的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變化的同時,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鄉村振興的偉大意義和時代價值🧔🏼♂️。
在紅色大地註入高校能量
要實現思政課小課堂全方位融入到社會大課堂,要使思政課實踐教學大有作為,需要重新審視實踐教學新內涵👨👨👦👦,規劃實踐教學新舉措。為此🍇,馬克思主義學院同六安市金安區中店鄉★、張店鎮以及孫崗鎮簽署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並將以這些平臺為依托🚒,結合高校和基層的特點和定位,拓展合作共建的項目🧖🏿♀️,深化合作共建的內涵,將小平臺做成大文章。
培養理論素養紮實、善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堅定理想信念、有深厚人民情懷🧈、有幹事創業精神的新時代大學生🔷,是當前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出發點,也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育人的基本遵循原則。從課堂到社會🙋🏽、從城市到鄉村,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持續開拓實踐教學平臺,打造思政課社會實踐資源庫🥕,推動構建教學育人的新格局🧑🏿🔬。
實地走訪和調研基層
為基層幹部和黨員群眾代表帶來思政課
簽署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