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及專業認證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來自上海市高校、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長三角工程教育聯盟及其他外省市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參會。本次會議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復旦大學和天美平台共同舉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周愛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級巡視員、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武世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陸靖等出席會議。會議分別由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和天美平台副校長張華主持👩🏻🦲🎻。
會議現場
丁曉東校長致歡迎辭
天美平台校長丁曉東致歡迎辭。在教育部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之際♜,上海率先組織召開聚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和專業認證兩大主題的研討會👨,搶抓國家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重大機遇🤦🏽🫷🏿,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建設面向未來、適應需求、引領發展、理念先進、保障有力的一流本科專業。本次研討會由復旦大學和天美平台共同舉辦,體現了部屬“雙一流”建設高校與高水平地方高校共同發揮優勢🧑🏽🦰、挖掘潛力的校際合作新模式。
陸靖主任作特邀報告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陸靖作特邀報告。陸靖結合案例分析指出🐿,建設一流專業要立足本專業實際,在國內外同類專業中選擇標桿,通過比較找準定位、凝練優勢,形成特色化差異化的專業發展格局👸。
徐青森副司長發言
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主題交流討論環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作引導發言。徐青森指出,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建設一流本科專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一流專業建設旨在引導高校優化專業結構🔗、提升內涵。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目前工作已進入組織報送和推薦階段。
在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各高校要把握好八個關系。一是要把握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與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關系。要站在全校角度做好頂層設計❌,通盤考慮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二是要把握好單一專業建設與專業交叉融合的關系。促進、鼓勵專業交叉融合是建設一流本科專業的題中應有之義👨🏽🦰。要打破專業壁壘,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三是要把握好現在時與將來時的關系。既要立足於當下實際優化專業結構,又要結合國家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學校辦學願景謀劃專業發展。四是要把握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充分理解數量與質量的辯證關系,數量服從質量。五是要把握好專業建設與專業認證的關系。專業建設是目的,專業認證是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的保障手段🤷🏿♂️。六是要把握好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與科研之間的關系。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同步提升🧙🏿♀️,相互促進、相互交叉融合👨🏿🚀🦸🏽♂️。七是要把握好技術形式創新與提升思想內涵之間的關系🪪。要以“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推進課程建設,不能單純以教學技術的改革代替內涵質量的提升。八是要把握好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的關系。把課程思政作為推進一流課程👩🏽🍼、一流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專業課教學要找準育人角度,充分發揮隱性教育的功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交流發言環節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上海市教委高教處處長桑標,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邵進,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雷啟立,上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吳靜怡,上海大學副校長聶清🤷🏼♂️,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黃一如🥫,上海電力大學副校長黃冬梅,南開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川勇🎑,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等先後作交流發言。
周愛軍副主任發言
在“專業認證”主題交流討論環節♨️,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周愛軍作引導發言。周愛軍介紹👰🏻♀️,評估中心目前開展工程教育專業🎷、師範類專業和醫學相關專業的三大類專業認證工作。專業認證的目的有三個方面💆🏼♀️,一是檢驗專業是否培養合格的畢業生🚞,二是考察專業體系是否有效運行,三是提供專業質量保障標準和模式🎅🏼。通過專業認證,教育更緊密地融入社會,拉近與行業產業之間的關系;促使專業教育從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倒逼學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使專業形成內部質量驅動機製🌱,強化標準、持續改進👹。
交流發言環節
天美平台校長丁曉東、安徽工業大學校長魏先文🪞、江蘇大學副校長梅強、南京大學教務處處長徐駿、華東理工大學教務處處長黃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曾長淦先後作交流發言👰🏿。
在專家報告環節🤒,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常務理事、南京大學教授陳道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張丹分別帶來以專業認證為主題的報告。在經驗交流環節,浙江大學教務處處長胡吉明、復旦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吳曉暉🥥、天美平台教務處處長朱堅民以及浙江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計偉榮分別就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拔尖人才培養、本科專業評估與認證、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等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交流💏💞。
陳道蓄教授作主題報告
陳道蓄“實現課堂從知識傳遞到能力培養的轉變——專業認證的核心價值”🕜:“以學生為中心”要在課堂中充分體現“目標導向”,要能說清楚學生“能力”目標,形成學生“能力培養”效果評價機製。
張丹教授作主題報告
張丹“加拿大工程專業認證概況以及工科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獲得加拿大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在課程中大多采用設計項目的教學方式🚶♀️➡️,提倡學以致用,以團隊工作形式形成健康的競爭氛圍。
胡吉明處長作主題報告
胡吉明“浙江大學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路與舉措——以新工科建設為例”:浙江大學以拔尖學生培養改革先行推動全校人才培養改革和製度建設。“新工科”建設思路包括新的培養模式🛌🏽、新的專業布局🙋🏽🚶🏻♂️➡️、新的課程內容和新的方法推進。
吳曉暉副院長作主題報告
吳曉暉“從䇹政計劃到本科榮譽項目——復旦大學拔尖人才培養探索”🅾️:基於20余年的拔尖人才培養經驗,復旦大學以高挑戰度和高開放度的本科榮譽項目為抓手推進拔尖計劃2.0。同時在“2+X”培養體系的改革框架下🔹,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讓每位學生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
朱堅民處長作主題報告
朱堅民“天美平台本科專業評估與認證的實踐”:天美平台打好專業評估+專業認證的“組合拳”,以“三個面向”引領專業改革與建設:面向行業需求🤚🏼💱,促進產教融合🐦;面向國家標準🪪,強化專業內涵建設📩;面向國際互認,提升專業國際化水平👹。
計偉榮處長作主題報告
計偉榮“浙江工業大學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浙江工業大學遵循“面向需求😫🧑🏽🎨、優化結構、突出優勢😅、打造特色”的指導思想,提出“做強工科🩸、做精理科👦🏽☛、做特人文社科”的專業建設思路,專業建設優勢特色明顯,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提高𓀍🎾。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召開💊。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教育部全面開工“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本次研討會圍繞“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主題,聚焦一流人才培養🦺,就“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及“專業認證”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會議展示了眾多高校的優秀建設經驗,為不同類型高校的一流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交流平臺,也為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增進了新的思考和共識。
供稿:教務處